市商务委:130余菜点进社区多种形式方便居民
产生日期:2012-12-24 04:24 来源: 东方网
市商务委方面介绍,目前上海负责蔬菜进社区的企业主要是城市超市、都市菜园。
菜价平均低一到三成
几年前,城市超市就开始试点蔬菜进社区的工作,到现在已经设立了72个点,采用流动售货车的模式,每周供应一次蔬菜,“目前在静安、闵行、徐汇、普陀4个区都设有菜点,每个点的供应时间都是固定的,平均一天为老百姓供应5吨新鲜蔬菜,菜价平均要比市场上低10%-30%。”上海城市超市有限公司总裁崔轶雄表示,“我们的蔬菜是自己基地直送的,可以保证市民买到的是绿色、安全的蔬菜,市民也非常欢迎。”
“我们的菜点现在已经有60多个,主要设在长宁、杨浦、闸北等区。有的是周一、三、五卖菜,有的是周二、四、六卖菜,我们计划明年将社区菜点的数量开到130个。”都市菜园的总经理杨学军表示,“为此我们还专门成立了一个部门,有10余名业务人员专门负责蔬菜进社区的工作,并且与区商务委、街道、居委会进行协商,除了选择固定的地址外,我们还建立了专门的物流线路,每天早上6点半左右,菜篮子车就会将帐篷、菜筐送到菜点。所有的蔬菜都是从江桥的加工配送中心送出的,蔬菜经过检测、分拣,质量都有保证。”
根据居民意见不断调整
据长宁区商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长宁区约有20个菜点,有的点是周一、周三、周五卖菜,有的点是周二、周四、周六卖菜,每次卖菜的时间在两个半小时左右。“目前20个点运作下来的效果很好,大多都受到市民的欢迎,如果有个别菜点在运作后,有老百姓提出反对的,我们也会进行调整。”
“明年我们还会继续推进这项工作,并且会按照不同的需求,探索新的模式,以市民更能接受的方式来运作。”长宁区商务委相关负责人透露,例如,寻找一些里弄的闲置房,改造成为出售主副食品的微型超市,还有一些原来分散设摊的小菜点,也改造成统一收银、统一管理的小型超市,更加规范地供应主副食品。
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现在还是以完善标准化菜场的布点为主,以标准化菜场为基本网点,根据不同区域、不同需求采取不同形式的补充方式,如社区小菜店、正规的流动菜点等,满足多样化的需求,使得主副食品市场供应及价格基本稳定。”另外还鼓励一些社区标超转型,增加生鲜比例,方便老百姓购买,通过多种模式结合、互补,从而保证市民的需求能得到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