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道德、本领、民俗“三进农家”促文明
产生日期:2012-12-07 03:05 来源: 东方城乡报(数字报)
□记者 卢连明
本报讯 农村社区是社会的细胞。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并从理论、政策、实践上探索农村社区文明创建,11月27日上午,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金山区文明办、金山区委党校联合组织召开了“推进农村社区文明建设与管理研讨会”,区文明办、全国文明村——朱泾镇大茫村、全国文明镇——山阳镇、枫泾镇作了交流发言,市、区党校和浙江海盐县党校专家作了点评,与会者对金山农村社区文明建设经验给予高度评价。
近年来,金山区为满足农村居民求知、求富、求乐的需求,开展了以“道德风尚进农家、致富本领进农家、民俗活动进农家”的“三进”文明促进工程,深入推进了文明和谐家园建设。该区成功创建成国家卫生区、上海市文明城区、上海市平安城区,公众安全感、满意度指数测评名列全市前茅;涌现了2个全国文明镇、1个全国文明村、6个上海市文明镇、76个上海市文明村;建成区级文明村104个;城市文明指数测评保持市郊前三位。
建设新农村,道德风尚进农家。该区连续6年组织“感动金山”人物评选60名典型人物,开设“身边的感动”道德讲堂活动,大力宣扬群众身边的“草根英雄”,推崇各种类型的“凡人善举”。组织“礼行金山”市民文明教育三年行动,270名农民故事员讲市民文明知识,400名农民画家绘市民文明行为,用农民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感受宣传文明新风。开展金山区白条“好家规、好家训”评选,共征集到“好家规、好家训”7882篇,完善了乡规民约,用家族和家庭传承下来的箴言、警句有效引导和规范了村民的日常行为。深入开展“学雷锋讲文明树新风”、“共担社会责任同创美好家园”、“我们的节日”等活动,大力倡导移风易俗,推进学雷锋活动常态化,使群众在亲身实践中受到教育、提升文明道德素养。
培养新农民,致富本领进农家。该区结合学习型社会建设,依托社区学校、村居教学点、农家书屋等阵地,通过学习节、读书节、“千名农村母亲进课堂”等形式,把科学理论和党的政策、法律法规、科普知识及时送给群众。开展农业“1135”、“百千万”新型农民培养工程,培养百名杰出青年农民,培育千名新型专业农民,培训万名现代农业产业工人。
传承新文化,民俗活动进农家。该区完善村级文化设施,124个村都建成文化活动室,78个村配备数字电影放映设备,成为全市率先实现农村数字电影区域贯通,夯实农村公共文化的基础。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为载体,坚持文化服务下移,每年开展形势任务教育巡回展、文艺团体进村落、大型文化交流展评等,开设了上海首个廊下新农村大舞台,免费为民众送上精神文化盛宴。以“一镇一品、一村一队”为载体,注重激发农村自身的文化活动。挖掘了腰鼓、金山农民画、小白龙等一批民间艺术和民俗表演项目;培养了郁林兴、唐秀芳等一批具有乡土特色的农民文体宣传队伍和文化能人;组建了一支支由农民参加的小乐队、说唱队、莲湘队等队伍;涌现了以枫泾镇为代表的“中国故事基地”等一批文化阵地,丰富群众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