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蚂蚁”推动乡村公益 为孩子改善教育环境

产生日期:2012-11-27 02:17      来源: 东方网

  东方网消息:据《新闻晚报》报道,20多名兼职做公益的有心人及100多名志愿者,共同创造了1个公益系统、3个公益产品、5次公益旅行,他们这群被称为“小蚂蚁”的志愿者,走过5所百人村小(乡村小学),帮助365个孩子拥有更好的教育……他们正在号召更多的人加入改善村小儿童教育环境的行动中来。
  
  上周末,2012年上海一公斤“快乐行动”分享会在徐汇区龙华街道举行。志愿者分享了他们在安徽、湖南、云南、青海、福建等地五所村小的公益旅行经历及项目筹备全过程,并通过游戏互动和教学演示展现了“乐动体育角”、“乐阅图书角”、“乐享多媒体教室”等公益产品。
  
  10岁小学生也热衷公益
  
  “上海一公斤”关注教育资源稀缺的村小,他们把公益旅行和帮助村小的想法结合起来,创造了“快乐行动”项目,根据村小课程仅限于课本,课外读物及体育器材基本为零等情况,针对性地设计了“乐动体育角”、“乐阅图书角”、“乐享多媒体教室”等公益产品。
  
  “上海一公斤”的负责人李董翔介绍,这三个公益产品分别以体育角、图书角和多媒体教室为载体,并配以由志愿者设计的两年每周1课的课程及反馈机制,建立可持续性发展模式。在接下来的两年内,志愿者们将回访这些村小,验收这些公益产品的效果。
  
  曾与妈妈一起去安徽六安纸河小学做志愿者的小金今年10岁,是一名四年级小学生。他在演讲时说:“纸河小学没有楼房,教室和办公室都是平房。教室里的桌椅非常破旧,只有一间教室的桌椅很新,校长说那是他一口气喝了很多酒才募捐来的。通过这个活动我知道了珍惜的重要性,掉在桌上的米粒我们要捡起来,用过的纸张可以反过来再用,穿不下的衣物可以捐献给有需要的人。”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拐杖女孩”笑容感动观众
  
  “阿姨,在这个学校里,今年是最后一个学年了。在这个学年里,我被你们无私的精神感染了,我将努力学习争取好成绩,将来我有能力了,也要献出爱心,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和谐……”屏幕上展现着一封福建屏南漈头小学的小朋友写给志愿者“大象阿姨”的信,稚嫩的字迹和字里行间的真诚感动着在场观众。
  
  在分享会现场,志愿者朱伟展示了他遇到的一名“拐杖女孩”的照片。照片里的女孩穿着粉色的破旧外衣,手里杵着一根拐杖。但面对镜头,她却露出笑容灿烂。“也许多年后她还能想起来,还有这么一群人在关注着自己。对我们来说已经足够。”朱伟说。
  
  这不是朱伟一个人的感受。实际上,每个从公益旅行回来的志愿者都有着不一样的收获。
  
  “他们大多没袜子穿,就算有也是破破烂烂。他们一年四季都穿一双鞋,尽管那双鞋早已到处是洞……”志愿者龚奕在分享云南丽江仙源小学公益旅行经历时感慨道,“他们坚强、乐观,虽然生活的重担让他们柔软的小手上长满老茧,但他们依然积极向上,生活着,盼望着……”
  
  呼吁更多人关注村小教育
  
  2012年,“上海一公斤”团队落实了五所百人村小的计划,分别在安徽六安纸河小学、湖南湘西曹家小学、云南丽江仙源小学、福建屏南漈头小学、青海玉树东风寄小顺利实施了项目,建成两所“乐阅图书馆”、两所“乐动体育角”和一所“乐享多媒体教室”,共帮助365名孩子改善教育环境。
  
  在2013年,“一公斤”团队将两次回访这5所学校,考察他们设计的课程以及建造的图书角、体育角等的运行状况及对学生的影响。“我们之前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发现了更多需要帮助的学校,很多学校也会主动联系我们。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活动负责人王磊表示,他们会在上海组织更多活动,希望更多人关注村小教育。

标签: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