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哈密瓜10年选育终结硕果 比普通瓜更甜更多汁

产生日期:2012-10-25 01:51      来源: 东方网

  东方网消息:据《新闻晨报》报道,白色的果皮,浅红色的果肉,咬上一口松脆香甜,瓜汁溢了满口——但这并非新疆的哈密瓜,而是嘉定现代农业园区华亭人家的农田里种出来、名副其实的本地产哈密瓜。10年间,上海市哈密瓜研究所的科研团队经严格选育和辛勤实践,终于使得嘉定种出的哈密瓜比上海市场上的普通哈密瓜更甜、更多汁。

  据悉,随着明后年华亭大型哈密瓜基地的建成,嘉定哈密瓜也有望走入市区的超市和水果市场。

  盖大棚防霜冻立架子省空间

  有着“瓜中之王”美称的哈密瓜原产新疆,当地的气候条件十分适宜哈密瓜的生长:日照长、雨水少、早晚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的集聚。而上海却不同,日照时间偏短,早晚温差也没那么大,雨水又多。

  为了让哈密瓜能够在上海的土地上开花结果,科研人员先是变陆地栽培为大棚栽培。给哈密瓜盖起了“屋子”,不仅冬天防霜冻、早春能保温,也提高了哈密瓜抵抗暴雨等的能力。

  给瓜盖了“大棚”后,研究人员又尝试改变它的栽培方式,将地爬式栽培改成了立架式栽培,嘉定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花果科科长顾海峰介绍说,“这样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原来地爬一亩地种400株左右,现在能种800株。”而且,立架栽培出来的瓜外观更均匀、漂亮,不像地爬瓜,背阳部分颜色总会偏淡或是少掉一块网纹。

  由于气候条件欠佳,如何选育出相对适宜上海天气的品种就显得至关重要。顾海峰说,为了选育出一个好的品种,科研人员需要长期跟踪其“田间表现”,仔细观察植株的生长情况等,考量瓜的中心糖度、边缘糖度、口感、外观、产量等方方面面,综合各种情况再作出筛选。

  水旱轮作保肥力“烫死”病菌改土质

  “最初2002年刚引进的时候,种植很成功,可是没多久就遇到了‘连作障碍’,”顾海峰说,简单来说,连作障碍就是在一个地方一直种一样东西往往会越种越差。研究所想了很多办法来对付“连作障碍”,第一个办法就是“换茬”,“我们选择了水旱轮作,种5茬瓜之后换种1茬水稻,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连作障碍。”

  不仅如此,研究所还尝试种植一些吸盐作物,比如用燕麦草作为绿肥还田,改良土壤理化性状。还有一个办法就是高温消毒,使用中国农科院研发的新型燃煤式热水土壤消毒机,“烫死”土壤中的一部分病菌,同时将过多的盐分分解掉。这样一来,就能促进植物根系的生长,增强抗病能力,最终哈密瓜会更甜,产量也会更高。

  然而好事多磨,在种植哈密瓜的过程中,“黄化早衰”又是另一个让研究所头痛的问题。记者日前在哈密瓜大棚内发现,有些大棚内是一根藤上长一个瓜,而有些则是两根藤上才结一个瓜。顾海峰解释说,受本地气候、土壤等的影响,尤其是夏秋茬的哈密瓜在沪成功种植几年后又遭遇叶片黄化、早衰的困境。有些品种虽然品质已经很好,但抗病能力还是欠佳,“比如雪里红、仙果,因此我们尝试改变栽种方式,将一蔓一瓜改成两蔓一瓜,多给些营养,来改善‘黄化早衰’。”

  主推品种约10个将来市区也有售

  顾海峰介绍说,现在哈密瓜研究所内的年种植面积在120亩左右,华亭农户种植有200亩,嘉定工业区内还有约150亩。由于不需要长途运输,本地产的哈密瓜吃口更新鲜、水分也更多。此外,上海市场上外来的哈密瓜品种并不多,而嘉定的哈密瓜品种丰富,目前主推的就有约10种,比如华蜜0526、华蜜1001、黄皮9818、雪里红、仙果等。

  由于产量有限,目前要想购买嘉定的哈密瓜,只有在嘉定华亭的哈密瓜研究所、华亭农户以及嘉定工业区可以买到。

  据顾海峰介绍,华亭计划在明、后年建成一个年种植面积达600亩的哈密瓜基地,实现大批量生产后的嘉定哈密瓜届时有望拓宽销售渠道,走入超市和水果批发市场,甚至实现网络销售。由于品质优,嘉定哈密瓜比市场价要高一些,而研究所的瓜由于品质更佳,价格也要达到10元/斤。

标签: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