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号鲜肉月饼日销六七万只 真老大房月饼没红印
产生日期:2012-09-21 02:06 来源: 东方网
距离中秋节还几天时间,鲜肉月饼再次成为申城街头各大食品店里的宠儿。南京东路上的真老大房、泰康食品店,淮海路上的光明邨、长春食品店,南京西路上的王家沙……都出现了食客们的排队人潮,等候两三个小时只为刚出炉、热腾腾的鲜肉月饼。
现象
最长排队8小时 自带板凳小毛巾
“每年都会来这儿买鲜肉月饼。 ”“闻到味道就来排队了。 ”“我孙子指定要吃这里的肉月饼。 ”在老字号鲜肉月饼店门前,总有一大批忠实粉丝年年都来排队购买,辗转几部公交车,早上六七点就来排队,最高峰时得排上七八个小时。
8小时!光明邨排队时间拔头筹
排队、排队、排队,无论是哪一家老字号鲜肉月饼销售点,长长短短的队伍都是从早上开门排到晚上关门。记者调查发现,位于淮海路上的光明邨在排队时间上拔得头筹,即使是工作日也要排8小时,才能买上一盒鲜肉月饼。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光明邨,月饼队伍早已蜿蜒到隔壁的弄堂口。今年从8月15号起,光明邨的鲜肉月饼开启限购模式:每人限购6盒,即每人一次只能购买60只。虽然师傅们的手从没停下过,五个铸铁平锅同时工作,但是面对动不动 “来60个”的顾客们,一平锅的月饼一下子就无影无踪了。
“八个小时! ”排在队伍前端的几位顾客向记者比划道,他们早上8点到光明邨,预计下午4点后才能买到月饼。“就像到淮海路上一天班! ”一位食客无奈地表示。在队伍的最末端,一位先生举着 “9月19日最后一位”的字样得意地晃悠着。这位幸运者告诉记者,他中午12点多就到了,但距离月饼出炉还是“遥遥无期”。
光明邨店内,师傅们正忙着帮鲜肉月饼一个个“翻身”,店外顾客只能隔着玻璃“眼巴巴”地看着。一些顾客站累了就坐在酒店外的台阶上歇息。有经验的老阿姨们甚至随身携带装备:毛巾、蒲扇、板凳、矿泉水,一应俱全,阿姨笑称:“这是世博经验。 ”
限量购发号牌 店家防“黄牛”倒卖
为了让更多市民买到鲜肉月饼,不少店家都推出限量购买。光明邨限购60只,泰康食品店限购48只,其中为了防止代购、倒卖等行为,泰康食品店今年首次发放号牌。
十几名顾客排在1号区购买月饼,不远处的长队是2号区,只有拿到号牌才能上前购买。昨天中午,记者在南京路步行街上的泰康食品店看到,两名店员分别守在两个排队区前,随着1号区的顾客购买完毕,2号区才会发出五六张号牌,让顾客进入购买区域。 “这是我们今年最新安排的排队方式,一方面防止顾客堵塞道路,另一方面也更为有序。 ”
在1号区的围栏上,还贴着一张“禁止代购”的告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尽管每人限购48只月饼,但他们发现还是会有人‘赖’在1号区,将月饼传递出去后继续购买,其中不乏“黄牛”拿出去倒卖。 “他们一盒月饼加价10元、15元出售,为了杜绝这种现象,我们特别派人观察,一旦发现就把他请出去。 ”
■探访:制作工艺各有独到处 秘方仅几人知晓
真老大房的鲜肉月饼是烤出来的,光明邨的鲜肉月饼是烘出来的,王家沙的鲜肉月饼是煎出来的。小小一只鲜肉月饼,老字号们各有绝招,而其中的制作秘方更是只有少数几人知晓。
“皮子、油酥、肉馅,各自打好之后再组合,就是一只鲜肉月饼。 ”真老大房食品公司副总经理姚松鸣告诉记者,他们选用福新特级面粉和上食优质夹心肉,每批来料都要仔细查验。“夹心肉的肥瘦比例很有讲究,一定要按照我们规定的比例来打,而为了保证新鲜度,我们要求上食每两小时送一次肉。 ”
真材实料之下还要有手艺,真老大房不到半厘米厚的酥皮竟有十多层,就靠和面以及油酥的打制。不过,出于对商业机密的保护,记者没能看到面皮、油酥和馅料的单独制作过程。“馅料的调配是年年根据现代人口味改变的,尽管只是盐、糖、酱油等调味料比例的变化,但真老大房鲜肉月饼的独特味道就出自于此。在我们整个公司内,完整知道生产秘方的人是个位数。 ”这两天,真大老房南京东路店日销鲜肉月饼4万只,等到下周的最高峰则要卖上六七万只,是上海滩单店销售量最大的老字号。
王家沙的“当家”产品是榨菜鲜肉月饼,在传统的鲜肉月饼中添加 “榨菜”,相应地减少盐和酱油的比例,不但和传统鲜肉月饼的味道没有冲撞,反而吊出鲜味,月饼的口感层次也更为丰富,独特的“煎”月饼也别有一番用意。“有些食客可能觉得煎出来的月饼有些油腻,但烘烤月饼的保质期只有一天,当天食用口感才好,冷掉后再加热后汤汁就没了。”王家沙办公室主任阮女士告诉记者,“煎”出来的鲜肉月饼能够牢牢“锁住”汤汁,两三天后再用微波炉加热还能吃出汤汁,最好地保证口感。
■回忆:老店老址构成老上海味道
当月饼礼盒满天飞,月饼券折扣一低再低之际,低调的鲜肉月饼却引来大批食客辛苦却甜蜜的等待。鲜肉月饼究竟魅力何在?老店老址老味道,唤起的是老上海的记忆。真材实料低价格,瞄准的是上海人爱实惠的心理。
“鲜肉月饼是上海美食中的一道风景线。”上海糖制食品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冯富生告诉记者,鲜肉月饼的前身是肉饺,由于制作起来费工费时,个子又小,所以在几十年前演变成圆圆的月饼,并一直风靡至今,这两年更是火爆。“过去鲜肉月饼从9月开始卖到国庆节,现在生意越做越大,一年四季都有。一方面是因为口味好,价格实惠,另一方面则是老上海的回忆。 ”
相比动辄上百元一盒、几十元一只的甜月饼,三四元一只的鲜肉月饼价格亲民,口味更是老少咸宜。 “过去条件差,大家爱吃重油重糖,现在咸鲜口味更受欢迎。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果仁月饼咬不动,太甜的月饼又会引起胃酸,还是鲜肉月饼酥香可口。 ”冯富生笑称,即使两盒20只的鲜肉月饼售价80元,也比几百元的礼盒来得“有面子”。“排队买的老字号鲜肉月饼,送到亲朋好友家更有诚意和心意。 ”
此外,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老店老址还让他们的月饼带上了文化和怀旧的气息。“真老大房160多年前就开在南京东路,光明邨、泰康也都是几十年如一日的老地方,不要说上海人对它们印象深刻,就连移居海外的人们逢年过节也会托人买上一盒鲜肉月饼,这就是上海滩共同的记忆和文化。 ”
■提醒:真老大房鲜肉月饼从不打红印
老字号月饼热销之下,也有小店傍名牌。记者调查发现,为了与其他品牌区别开来,真老大房的鲜肉月饼上从来不打红印,在一些小区、菜场门口的小店内,却有打着“老大房”旗号的鲜肉月饼在销售。
“老大房的鲜肉月饼也有假货? ”日前,家住大华三路的王女士向本报反映,她在家门口面包店买到的鲜肉月饼尽管印着“老大房”的红印,但口感却相差很多。昨天下午,记者来到这家门店,发现一个小小电烤炉上正放着一盘鲜肉月饼,售价3.5元一个,10元3只。每一个月饼上都打着 “老大房”的红印,店主表示,这是从南京东路上的老大房进货来的生胚,然后现场烘烤而成的。
但真老大房副总经理姚松鸣告诉记者,所有打着“老大房”旗号的鲜肉月饼都是假冒的。“目前上海共有四家老大房是正宗的,分别是真老大房、西区老大房、东区老大房和南区老大房。161年前‘老大房’成立,上世纪30年代,原来‘老大房’的伙计自行外出开店,最多时有48家共同存在,后来老板就注册了‘真老大房’为正宗。解放后公私合营,‘真老大房’分为四家,但‘老大房’这个品牌已经没有了。 ”此外,为了和其他品牌的鲜肉月饼区分开来,真老大房的鲜肉月饼从来没有打过任何红印,就是一个光面。而除了南东总店,仅在杨浦环球食品店、浦东德平食品店、虹口新海食品店以及江湾百联又一城内开设了十四五个网点。
假冒产品的重灾区还在网上。王家沙的阮主任告诉记者,曾经有顾客打电话质疑网购的王家沙鲜肉月饼不仅价格贵而且不好吃,事实上“我们从未授权网店销售”。除了有人排队购买后在网上倒卖,也有可能是网店冒充销售,质量和新鲜程度都得不到保证,建议顾客还是在实体店购买比较“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