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龙果种到家门口 沪郊首个规模化基地投产

产生日期:2012-08-23 02:24      来源: 东方网

  在人们印象中,火龙果是东南亚地区盛产的热带水果,以前国内吃到的大多是“舶来品”,更别谈在家门口亲手采摘新鲜的火龙果了。但记者昨天从农业部门获悉,在浦东新区合庆镇的博翼有机农场,40多亩火龙果目前已开始投产,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前往采摘体验。该农场也成为沪郊首个火龙果的规模化生产基地,亩产值最高可达10万元,今后有望获得推广,为上海农民再添新的致富项目。

  要想在上海郊区种出优质火龙果,并不是容易的事。有机农场负责人告诉记者,火龙果的生长特性,要求气温控制在10摄氏度以上,否则就会被冻死、冻伤,但上海的冬天气温却不可能达到这个要求;于是,农场的科研团队就对火龙果品种进行科学筛选,最终找到了能够在0摄氏度无冻伤的新品种,可以适应上海的气候。同时,他们还采取多层膜覆盖保护技术,在大棚中再套小棚,起到保温作用。不仅如此,农场还在试种过程中采用各种生态办法,积极改良土壤,使土壤更疏松,并呈微酸性,以迎合火龙果的生长需求。此外,因为火龙果怕涝,他们还在大棚中将垅抬高了30厘米。经过三年多创新探索,火龙果终于在沪郊扎根生长,还严格遵循有机生产的操作方式,并通过了认证。今年夏季,农场的有机火龙果开始批量投产,预计一年多茬的亩产量最高可达1500多公斤,而后年达到满产后,一年的亩产量可达5000公斤左右。值得一提的是,有机农场种植的也不是常见的“红皮白肉”品种,而是引自越南的“红皮红肉”品种,虽然种植难度高、产量低,但品质、风味更好。剥开果实的外皮,里面的玫瑰红果肉鲜艳、诱人,水分比白肉品种更足,糖度也要高出5度左右。不仅如此,火龙果还是“花果两用”的水果品种。其花朵在水果中是最大的,俗称霸王花,只在傍晚和夜间开放,颇为稀奇。更重要的是,花朵的营养价值较高,同时具有养生功能,用来煲汤、炒菜,味道也十分鲜美。因此,博翼有机农场产出的霸王花,也成为备受推崇的“高端特色蔬菜”,每天批量供应远近的中高端饭店。

  目前,有机农场的红肉火龙果卖到了每500克30元,预计一年的最高亩产值可达10万元。待种植模式进一步完善后,还将适度推广种植,带动当地农民致富。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