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启动交通主动脉“文明走廊”创建工程
产生日期:2012-08-22 06:29 来源: 东方城乡报
崇明沪崇苏通道、陈海公路是贯通岛内外的交通主动脉,也是展示该县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为切实巩固近年来海岛“百路千点整治”、“城乡文明建设”成果,提升岛内主要通道沿线环境品质、区域市民素质,着力打造崇明生态文明新形象,今年崇明县文明委决定开展“文明走廊”创建活动并制定了(2012-2014)三年行动计划。
“文明走廊”创建自今年5月起正式启动以来,现已进入重点推进阶段直至明年底,后年为深化提升阶段。在重点推进期间,崇明县建交委、公安局、绿化市容局、交港局、旅游局、农委、水务局、民政局、供销社、文明办等有关职能部门和沿线10多个乡镇结合“城乡管理大联动”、“乡镇文明指数测评”等工作载体,开展经常性巡访检查,通报存在问题,促进整改提高。
崇明县“隧桥路”文明走廊创建全长98公里左右,范围包括北起崇启大桥崇明入口,南达上海至崇明越江隧道、长江大桥,共约30公里;崇明主干道陈海公路东起陈家镇,西至新海镇,全长约68公里。在突出以上2个重点路段的同时,文明走廊创建还向陈海公路沿线支路延伸。根据文明走廊创建标准,3年内将着力推进三大工程建设,使其更好地体现环境文明、秩序文明和服务文明的要求。
——着力推进整洁优美的环境文明工程。加大建设管理力度。强化道路管理和养护,完善公路路面、路基、桥涵构造物及附属设施,保障安全畅通;公路全线常年保持与路面中心线相适应的流畅、鲜明的分车道线、行车道边缘线、路边线等公路特征线型;保持路面整洁、排水流畅、行车舒适;公路沿线标志、标线、里程碑、百米桩、界碑线等达到要求。提升路容路貌水平,加强道路两侧绿化美化工作的日常管理,适当布局花卉种植、色彩点缀,逐步建设形成“树木有层次、四季有色彩”的亮丽景观,实现“车在景中行、人在画中游”的整体效果。改善沿线生态环境,在沿线主要路段、路口打造特色景观小品,增设公益广告宣传。整治沿线百米目视范围内的违章搭建和废弃、破损建筑物(构筑物),规范广告招牌设置。组织开展“四旁”(路旁、村旁、河旁、宅旁)净化绿化美化活动,加大沿线水环境整治,杜绝“三违一堵”现象。
——着力推进安全畅通的秩序文明工程。倡导交通文明出行,以深化“交通文明行动”、“平安示范路段创建”为载体,加强交通法规的宣传教育,增强车辆驾驶员、行人文明出行、文明驾车、文明礼让意识,消除事故隐患,确保道路畅通。规范交通文明设置,完善公路交通标志标线设置,在路况复杂路段、事故多发地段增设警示标志,在集镇路段按城市交通标识设置人行斑马线等交通标线标识,在叉道内增设叉道进入公路的警示标志,规范人车行走,创造文明、安全、有序的交通环境。加强交通文明整治,加强对乱停车现象的疏导管理,推进集镇停车场的设置;加强对客货运输车辆超载超限的整治和路口管理;在陈海公路沿线文明创建规划单位招募交通文明、环境文明志愿者,开展交通秩序维护、不文明行为劝导和环境集中整治行动。
——着力推进优质便捷的服务文明工程。打造温馨收费服务站,将礼貌用语、微笑服务、温馨提示、便民措施落实于每个岗位,确保服务质量。创设优质旅客服务区(站),注重沿线服务区、交通枢纽站窗口文明服务宣传,让过往的人们休闲之余感受崇明生态文化,体会好客、友善、温馨、淳朴的民风;同时,开设崇明特色农副产品及农家食品服务展区。建设文明流动宣传车,依托公交车辆、旅游车辆及沿途公交站点、开展文明宣传教育,布置生态文明宣传标识、内容,制作宣传短片、公益广告展示生态文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