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食品安全无缝对接体系建成 公布监管案例
产生日期:2012-06-11 08:16 来源: 搜狐网
10分钟内地产乳制品的“来龙去脉”就能完整追溯,9成以上社会饭店挂上“笑脸”、“平脸”和“哭脸”,50%农药销售点连锁化经营杜绝假劣产品……今天上午,本市食品安全监管十大案例在上海2012年食品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上公布。本市食品安全监管十大案例由市食安委牵头,历时近2个月,通过自下而上推荐,共有58个案例参选,经初选后有20个案例入围,由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媒体代表、市民代表等组成的专家评审组对入围的20个案例进行了认真的评审,并在网上公开征求市民意见,最后评选出“上海市食品安全监管十大案例”。今年的宣传周确定为6月11日至17日举行,活动的主题为“共建诚信家园,同铸食品安全”。
案例透视
饭店“哭脸笑脸”谋求登上点评网
外出就餐时,看“脸”选餐厅已经成为不少申城市民的习惯。市食药监相关人士昨天透露,正谋求与大众点评网等美食网站合作,将“哭脸笑脸”送上餐厅排行榜,使市民的查询更为方便直观。
“普通消费者来到饭店,可以看到用餐环境、菜色特点以及价格等信息,但对于关系到食品安全的后厨却接触不到。我们做的工作就是以最直接的方式告诉你,这家饭店的后厨干不干净,达不达标。 ”市食药监专家沈伟涛昨天表示,过去食品安全监督员也会定期检查饭店后厨,但结果往往只有食药监和饭店知晓,如今以“哭脸笑脸”的形式天天公布于众,饭店整改的压力变大,用餐安全度自然提高。而为了让市民坐在家中就能一览饭店优劣,市食药监除了在官网上设置查询功能,还谋求与大众点评网等美食网站合作,将动态的评定结果链接到每家饭店的点评网页上,目前双方正在就此事洽谈。
“除了建筑工地食堂等拿着临时食品安全餐饮许可证的饭店,本市其他社会饭店基本列入了考评范围,覆盖率超过90%。 ”沈伟涛告诉记者,上海目前共有4万多家社会饭店,800多名食品安全监督员全员出动检查,确保新开饭店在开张后的1到3个月内就完成评定。
由于不同饭店面对的食品安全风险也不同,接受的检查评定次数也有多有少。 “我们按照饭店的规模将其分为特大、中型、小型、小吃店等7类,制订了7种不同的食品安全标准。一旦出现员工没有健康证,或使用地沟油等关键指标不达标,那就是一票否决制,肯定评为‘哭脸’了。 ”同时,食品安全风险最高的盒饭生产企业的评定周期是一月1次,其他类型饭店则根据具体情况不等,但至少是半年1次。据统计,目前本市约20%的饭店被评为“笑脸”,而“哭脸”则为10%不到。
农药连锁经营杜绝假劣产品
买回一把绿叶菜后,你最担心什么?农药残留。而申城推进了近3年的农药连锁化经营就将假劣农药挡在门外,既保护了农民利益,又让市民吃菜更放心。
30平方米左右的农药连锁店就像一家小超市,货架上摆放的所有农药全为低毒高效产品,由总公司统一采购,再由配送中心根据单店订单送货上门。农民如上门采购,还能获得工作人员的专业使用指导。除宝山、闵行以外,近500家农药连锁店已经分布在了本市的田头郊外,为农民们提供放心农药。
“农药连锁化经营的关键就在于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由总部来把控所有产品的质量安全,杜绝假劣农药甚至是高毒农药的偷偷售卖。 ”市农委种植业办的陈云告诉记者,过去单个小店自行经营,进货环节多、渠道多,存在无序采购的情况,不但价格混乱,还可能有意无意地卖起假劣产品,一旦对农作物造成影响,要么农民找不到他进行索赔,要么就无力承担,最终吃亏的还是农民。而连锁化经营规定单店不能私自进货,即使个别农药效果不佳,也能由总公司承担赔付责任,同时追溯产品的生产厂家,治标治本。
三年来,全市农药连锁经营覆盖面接近50%,农药连锁企业的配送中心、销售门店条件得到显著改善,电子管理信息系统广泛应用,农药质量也有明显提高。在农业部最近的一次检查中,本市农药质量合格率提高了6个百分点,标签合格率也大幅提高了10个百分点。接受财政补贴、大力推进连锁化经营的9家企业也没有发生一起销售假劣农药的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