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价菜店成少数人的福利 调查显示多数赔本赚吆喝

产生日期:2012-06-07 06:35      来源: 东方网

  东方网6月7日消息:据《劳动报》报道,据新华社海口6月6日专电高企的蔬菜价格频频刺激百姓承受底线之时,南京、成都、海口等城市出现了不少提供新鲜、低价蔬菜的平价菜店。记者调查了解,正在运营的平价菜店中,多数都在赔本赚吆喝,覆盖面小、供应不足、经营成本太高等问题让这种新的经营模式步履维艰。

  自去年10月海口第一家平价菜店开业以来,这一经营模式在海口一时风生水起,短短几个月时间就冒出十余家,而且多家运营商称要在近几个月增开数十家门店。

  记者在位于海口市五指山路的一家平价菜店看到,大部分家常菜比附近市场便宜。当日在市场上卖10元一斤的大葱,这里只要7元钱。上午十点左右,前来买菜的市民还是络绎不绝。据店里负责人郑品丽介绍,物价局根据菜市场的销售价格给平价菜店提供指导价,一般比市场平均价便宜10%左右。农业部门还对平价菜店内的蔬菜进行专门抽检,以保证市民在这里买到的菜不仅便宜,而且放心。

  然而,相对于海口市近100万的城镇人口,19家平价店只能是少数人的福利。据业内人士透露,海口市每天蔬菜销售量为1200吨,受门店规模和供应渠道限制,平价菜店销售的蔬菜不到40吨,对老百姓菜篮子的影响微乎其微。

  面对市民旺盛的需求,很多开业时被寄予厚望的平价菜店却在众目睽睽之下陷入经营困境,南京首家平价菜店表示自己"不赚不亏"勉强维持,海口的众多平价菜店更是在赔本赚吆喝。

  郑品丽说,平价菜店蔬菜的零售价要比农贸市场低。进入夏季,高温使海南蔬菜产量下降,他们不得不去批发市场和菜贩子抢菜。"这样一来,原本平价菜店能够产销对接、减少流通环节的优势就没有了。"

  郑品丽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她自己的门店一个月销售额在10万元左右,利润不足10%,但是每月给工人开工资就要一万元。"每个月还要8500元的房租和3000元的电费,根本入不敷出,我现在给部分工人只排半个月的班,这样可以少发点工资。"

  胡建忠也承认,尽管旗下的5家门店日销售额都在万元左右,但并没有什么利润。"每个门店光投资需要50万元到100万元,一两年内不考虑收回成本,现在以聚人气、打造品牌和信誉度为主。"

  胡建忠说,海口平价菜店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店少、菜缺、配送中心小"。"降低流通环节的成本要解决整车调运的问题,但目前门店分布和蔬菜需求量小都让调运配送成本偏高。"

  为了解决蔬菜零售利润低的问题,不少平价菜店的经营者开始从事"多样化经营",把水果、肉蛋副食甚至地方特产摆上柜台,以平价蔬菜吸引顾客,带动其他产品销售。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