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放大三农“十面红旗”示范效应
产生日期:2012-05-23 02:26 来源: 上海政府网
保障市民“菜篮子”
推进“特色农业”,促进农业增产,保障市民“菜篮子”,是新区各镇基层人大依法履职、推动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在老港镇人大组织的专题调研中,提出了深入谋划高端农业发展思路的建议,由此推动镇政府夯实“种源农业”发展基础,为促进上海祥欣畜禽有限公司成为“国家首批生猪核心育种场”和浦东“种养结合、发展循环经济的红旗示范企业”打下坚实基础。而祝桥镇人大采取集中评议等监督形式,督促镇政府抓紧推进“祝桥国家级千亩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并形成6篇高质量的调研报告,提出了科学建议,发展壮大了上海沧海桑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经过2年奋战的该公司,开发复垦5万亩滩涂,为全市新增了生态粮田,成为浦东名副其实的“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的红旗示范企业”。
同样,在宣桥镇,镇人大通过调研等多种方式摸清“一线”实情,提出了发展特色农业和农村新型经济合作组织的建议,协调解决了清美绿色食品有限公司来沪员工子女入学问题,为公司快速发展提供了有效支撑,助推公司成为上海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浦东“农产品产加销一体化发展的红旗示范企业”。
改变农村“老样子”
发挥人大作用,助推农村增色,改变农村“老样子”,是基层人大全力履职、服务大局的重要切入点。
合庆镇人大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审议通过《合庆镇关于加强集体资产租赁管理的指导意见》,有力推进了集体资产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还监督问效,支持镇政府及时调整800余份集体资产租赁协议,使村级集体收入新增5120万元。在此基础上,又加强视察工作,推动合庆镇在全市率先开展村庄改造试点,扮“靓”了村容村貌,提升了“三农”建设水平,使该镇成为了“生态农业旅游区”和浦东“三农工作红旗示范镇”。大团镇人大则合力推进新农村建设,通过组织视察污水纳管、督办代表书面意见等,使该镇1000余家农户实现集中处理生活污水,赵桥等8个村实施道路等8大类项目改造。经过共同努力,“以桃兴村”的赵桥村成为浦东“村庄改造和促进农民增收的红旗示范村”,致力有机蔬菜标准化生产的多利农庄公司也获评浦东“有机蔬菜基地标准化生产的红旗示范企业”。
充实农民“钱袋子”
依托人大代表,共同聚智谋策,促进农民增收,鼓起农民“钱袋子”,是基层人大有效履职、改善民生的重要落脚点。
泥城镇人大充分发挥代表的主体作用,围绕生产经营、增加就业、政府奖励等建言献策,贡献良谋,推动红刚青扁豆专业合作社发展成为浦东“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的红旗示范合作社”,帮助1万余户农民增收,“红刚”青扁豆在上海市场占有率达90%,已成为华东地区远近闻名的优质农产品。
书院镇人大积极搞“活”代表视察评议,推动镇政府把书院现代农业先行区建设成为“上海市推进新农村建设试点”。组织代表专项审议,推进镇政府实施农民增收计划,落实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补贴等5项政策。经过不懈努力,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为经营特色的书院镇田博瓜果专业合作社,成为了农民增收的“孵化器”,2000多户专业瓜农走上了致富之路,该合作社已成为浦东“村社联动、规模经营的红旗示范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