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铜川路水产市场 各类进口水产品价格恢复常态

产生日期:2012-04-17 05:51      来源: 东方网

  东方网消息:据《新闻晚报》报道,打击走私会不会使得本市进口水产品价格暴涨?针对这一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昨天下午,记者走访铜川路水产市场发现,在海关捣毁走私链条的过程中,市场内的澳洲龙虾、象拔蚌、珍宝蟹等水产品曾经进货量大减,且价格飙升一倍。但随着市场秩序趋于健康,目前各类进口水产品的价格已经基本恢复,交易也日趋正常。
   
  案发后“澳龙”一度缺席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本市最大的水产批发市场铜川路市场。在临街的商铺中,来自澳洲的大龙虾、鲍鱼,加拿大和美国的珍宝蟹、象拔蚌,以及东南亚的黑蟹都有销售,而一个多月前,这五种水产品因位列上海海关打击走私“黑名单”,入市量大大减少。
  
  “3月上中旬,海关来到市场内检查,随后的一周左右时间里,市场上的澳洲大龙虾、象拔蚌、珍宝蟹等进口水产品经历了进货量和价格的两重天。”铜川路水产市场行情分析师唐泰来说,一直占据进口水产销量鳌头的“澳龙”在这段时间内,甚至有过叫价到800元一斤也难买到一只的境况。
  
  3月10日之后一周内,铜川路市场中澳洲大龙虾价格310元/斤涨到了最高800元/斤。象拔蚌从250元一斤涨到400元,珍宝蟹从70元/斤涨到180元/斤,也是翻倍地涨。
  
  “这里的进口水产品经销商都是从专业的水产进口公司进货的,进货公司几乎都牵涉进非法走私案件中,不少经销商都进货无门,少数有门路的则从香港进货后经由深圳转运,不但数量少而且成本高,加上市场需求大,价格必然上涨。”康泰来说,在打击行动之初,铜川路水产市场甚至出现有三四天没有一只“澳龙”可卖。
  
  “替身水产”销量走高
  
  澳洲大龙虾、象拔蚌和珍宝蟹是进口水产品中销量相对集中的品种,当其陷入走私风波中时,其他品种的进口水产品借机涨价,卖出了一波好行情。
  
  一道澳洲大龙虾通常是婚宴上的“门面菜”,在“澳龙”紧缺的几周内,来自东南亚的“花龙”、“红龙”以及古巴龙虾挺身而上,其价格也从原来的200元出头上涨了几十元了。此外,冰冻龙虾的生意也好了许多。“酒店里的龙虾刺身一定要用新鲜大龙虾来做,这段缺货的时间就只能用冰冻龙虾来烹饪黄油龙虾了,所以做冷冻产品生意的老板算是赚了一笔。”
  
  而吃不了象拔蚌刺身的食客则转而享用三文鱼、金枪鱼刺身,买不到珍宝蟹、黑蟹的也只能用青蟹等本土产品代替,带动了“替身产品”的销量。来自澳洲的大鲍鱼幸而一向销量不大,因此即使国产小鲍鱼和它在体格上相距很大、无法代替,也问题不大。
  
  市场价格基本恢复常态
  
  目前在铜川路水产市场,包括澳洲大龙虾在内的多种进口水产品价格已经明显下滑,接近3月初的价格水平。
  
  “走私的进口水产品虽然不用交关税,但这部分利润已被经销商和报关公司分掉,零售价依旧跟着市场走,普通消费者并未得利。所以整治走私不会拉高市场价格。”唐泰来透露,目前澳洲龙虾的市场价在350—360元/斤,象拔蚌为300元/斤左右,珍宝蟹约为80元/斤。和3月初相比仍高了几十元,但已明显回落了。“价格略高一方面是进口渠道还在恢复中,每日的空运量仍然不及打击走私行动前,另一方面进口水产的价格每天要变动好几次,上下浮动也是很正常的。”
  
  此外,如今已是4月中旬,随着5月婚庆旺季的临近,进口高档水产品的需求量也有所增加,进入每年传统的消费旺季。“3月素来是消费淡季,往年的日销量也在2000斤左右,进入旺季后至少翻一番,预计届时的价格也会有所上升。”
标签: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