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发布":上周13种蔬菜10跌3涨 "马大嫂"为何仍觉价高
产生日期:2012-02-21 02:25 来源: 东方网
东方网消息:据《劳动报》报道,昨天上午“上海发布”微博公布每周菜价抽查显示,上周13种蔬菜均价环比10降3涨;但有市民却表示,并未感到菜价有明显下跌。
“小众”品种跌价明显
“上海发布”公布的抽查显示,上周鸡毛菜、刀豆、青菜均降13%。而家住普陀区的“马大嫂”张阿姨昨天告诉记者,“下午刚去买了菜,青菜每斤3元,没有跌价。”有网友印证了张阿姨的说法。网友“ZHLQ61”在微博上表示:“青菜前段时间1元5角,上周买的3元一斤,已经翻倍了,唯一感觉到降价的是冬笋,年前15元一斤,今天11元了。”
节日过后,沪上家庭餐桌上食用最多的是普通绿叶菜,而常规绿叶菜没有部分“小众”的“高档菜”跌价明显,或是有些市民感受不到菜价下跌的原因之一。
“本地郊菜最近供应有所下降,江桥、江扬两个批发市场最近一天的郊菜不到200吨,而在气候适宜季节,一个批发市场的供应就要超过300吨。”江桥批发市场董事长王永芳表示,近来持续的低温导致部分绿叶菜的价格高企。上海浦南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总经理侯余欣告诉记者,沪上市民餐桌上的“高档菜”,如竹笋、冬笋、草头等近期批发价有明显下跌,春节过后有些甚至跌幅超过50%。
抽查样本应再扩容
“上海各区的菜场和农贸市场分布情况目前存在一定差异,市中心老城区由于原先的规划相对菜场较多,部分菜价比一些新城区要略低。”黄浦区一家菜场的负责人向记者分析,网点分布不均可能是各区域菜价有高有低的原因。
对于“上海发布”昨日的菜价数据,网友“安宇暄暄”表示,抽查的数据多来自于市区菜场,而有些地段菜场少,所以价格差异大。记者了解到,“上海发布”的数据样本来源于对沪上8家菜场的抽查,其中每周更新2家菜场,上周更新的两家是浦东福山和闸北平延,而另6家菜场分布于普陀、黄浦、徐汇、虹口、杨浦和浦东。
有业内人士分析,流通环节及网点分布的差异造成了各区域的菜价有高有低,菜价的抽查样本若能不断“扩容”,才能贴近市民的实际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