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乐运营要有“新名堂”
产生日期:2011-10-27 03:19 来源: 东方城乡报(数字报)
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3A级旅游景点、上海农业旅游推荐单位的浦东书院镇的“书院人家”,在此起彼伏的农家乐大潮中,不断“翻新花头”探索“小而精”的发展路子,在营造田园生活气息的同时,注重生态学和美学,让游客除了看美景、尝美食、采蔬果,还能全面感受乡村文化。
浦东康桥镇创建益大本草园,在占地近800亩的园林中,栽种600多种中草药600多种,内设标本馆、药膳馆、中药店展示区,让游客参看游览,园林建筑只是外壳,中医药科普、中药养生休闲、中药药膳,中医诊疗才是核心,成为市郊一家新颖别致的中医药主题公园。
由此看来,市郊传统的农家乐不能仅仅是垂钓、采摘、农家饭“老三篇”唱主角,要激发都市人、特别是年轻白领一族的兴趣,满足更多市民的节假日需求,也需要与时俱进,开辟新方法,做出新名堂,实现差异化发展、错位经营,才能赢得长久的活力。
上海郊区传统的农家乐,靠什么新招吸引客人,是摆在经营者面前的一道课题。做餐饮要不断翻新调口味,结合了餐饮和旅游业态的农家乐产业,也要与时俱进,适应市民的双休日和节假日度假、旅游需求,特别是现在时兴的微旅行需要,用新招数来吸引消费者。
都市人现在越来越多的喜欢外出旅游,今年国庆节期间,郊区乡村游融合了生态、艺术、民俗、商业等元素,通过各具特色的活动,展现了郊区旅游,特别是农家乐样式的旅游别样的风情和资源优势,形成上海假日旅游的新亮点。同时,随着城市白领阶层需要和都市减压需要,微旅游形式越来越盛行,离开喧嚣的城市,放松自己的身心,去体验乡村生活,这给上海郊区的农家乐提供广阔的天地和有所作为的地方。
因此,寻求差异发展,深度挖掘乡村特色,充分展示传统农村生活,捕捉现代农业特点,应该成为现代农家乐经营者的普遍要求和发展共识。
农家乐要努力在“农”字上作文章,把体验农家生产、生活的场景、考虑的更加精细精深,可以让市民体验园艺场的全过程,现代农业的新技术;可以安排参观最新的农业科技成果,亲眼看看和抚摸“航天农业”生产的巨大辣椒、南瓜、茄子和西红柿;可以在农家土灶上烧火蒸糕,品尝塔菜饼和草头团子;可以让市民看看牛蛙养殖的过程、地龙养殖的环境、鸵鸟、野鸭生活的棚舍;注重养殖业、灌棚技术、试管农业和特种种养业的参观介绍;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产品,包括各类农具、农家生活用品、农事安排和你们习俗,在农家乐中的展示和体验,让现代农业紧紧扣住旅游、观光农业的要求,千方百计去满足都市人旅游、放松、休闲、求新的感受和要求。还可以借助外力,努力去设计开发好农家乐专有的口味独特、包装新颖、便于携带的农副产品礼盒和礼品。周全细致地考虑都市旅游客的需要,当作农家乐日常经营的第一追求。
总之,农家乐经营项目要么更加精细,要么更加科技,要么更加神奇,在春申文化浓厚的历史底蕴和沪上发达商业的双重推动下,努力探索各种方式,用现代的意识、文化的力量、创新的追求、不断的探索变化,来赢取长久长效的发展,酝酿农家乐自己叫得响的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