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明兴村”倡导村民健康生活方式
产生日期:2011-10-12 08:26 来源: 东方城乡报
【基本情况】 沈家桥村位于宝山区月浦镇的西北部,全村共有14个自然宅,8个村民小组,349户人家,总人口数为3244人。其中,本村人口1109人,外来人口2135人。目前,村支部有在职党员13名,预备党员1名,老龄党员51名。近年来,沈家桥村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突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社会各项事业不放松的原则,扎实推进“文明村”的巩固和“五好”支部的创建工作,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建工作,切实维护群众利益,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记者 欧阳蕾昵
【主要做法】
沈家桥村党支部一直以来坚持“文明兴村”,在村民中大力弘扬开放、创新、诚信、和谐、向上的精神,积极开展村民道德教育活动,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树立讲文明、讲道德的良好风气。
(一)建设老年文化活动中心。沈家桥村党支部经多方申请、努力与争取,建起了老年文化活动中心、党员活动室、农家书屋阅览室等,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给退休的党员、群众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让他们享受到了党的务实政策。
(二)成立治安巡逻队。治安问题是现今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随着外来流动人员的不断增多,不安定因素也随之增多,支部针对这个现象,与镇综治办、治安所形成网络,及时成立治安巡逻队24小时值班巡逻。村两委领导经常亲自带队巡逻,确保了群众财产安全,社会秩序得到稳定。多年来,该村无一起村民全体上访事件发生,确保了村集体的稳定发展。
(三)务实惠农惠民政策。2010年沈家桥村投资了40万元,在全村的8个生产队14个自然宅11公里长的主要干道上安装了228盏路灯。这项举措不仅使晚上出行的村民得到了方便,而且也有利于交通道路管理和治安综合治理。
此外,村里从2009年开始投入400余万元,在全村修筑道路13公里;建设绿化近8000平方米;村宅改造8个生产队14个自然宅;粉刷349户村民的外墙迎接世博;建造7座标准型公共厕所,协助市容办搞好村域内5公里长的河道保洁工作。其中以梅园宅为新农村建设的示范点,全村进行绿化改建,覆盖率达40%,使得乡间小道两边都种上了绿化,有的甚至种到了村民的屋前,改善了空气质量。
村党支部积极为村民完善社会各项事业。在过年的时候,对村退休农民的退休金调至每人每月400元;另外,重阳节慰问的对象年龄从原来的80岁下降至70岁,为的是让更多的百姓感受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初步成效】
巩固招商引资力度。沈家桥村积极为投资在村里的企业服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他们为主干来挖掘潜在的发展空间,吸收到更多的外来资金来扩大村级经济来源,服务于村级经济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建设和惠民项目。
村容整洁长效管理。如今,沈家桥村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宅的各项建设已初显成效,村党支部加大了对由21人组成的保洁队的培训工作,树立争创一流工作目标的理念,使村民有一个更加优美的生活环境。
扩建村公共服务中心。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推进,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沈家桥村农民群众对社会的服务管理、文化娱乐、医疗卫生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村两委及村民代表商议决定,村里投资250万元,在石太路将原牧场拆除新拓建公共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