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未现放射性物质超标,海产品总体安全
产生日期:2011-08-16 02:49 来源: 东方网
东方网8月16日消息:据《东方早报》报道,“日本福岛核废物或已进入中国海域”。昨日,国家海洋局这一监测结果一经报道便引起关注。早报记者随后从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有关人士了解到,根据监测显示,东海海域未出现放射性物质超标的情况。
记者昨日在市场走访获悉,上海目前市售海产主要来自东海打捞和近海养殖,由于现在是东海休渔期,这一消息对市售海鲜影响不大。
东海目前处于休渔期
西太平洋部分海域放射性元素超我国海域300倍。国家海洋局环保司8月12日在给科技日报记者采访函作出的书面回复中表示,监测结果表明,受污公海海域远超日方公布影响范围,不排除核污染物进入到我国管辖海域的可能性。
对此,昨天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有关人士给出信息:3月15日,两艘监测船和监测人员携带仪器设备,分别从上海、厦门出发,密切跟踪、监测东海放射性物质的动态。目前,这两艘船都已回归,均未发现放射性物质超标情况。目前,根据东海上固定监测平台监测显示,东海海域未出现放射性物质超标的情况。
昨日的铜川水产市场,依然人来人往。摊贩朱先生透露,每年6月1日至9月16日是东海伏季休渔期,“所以说,现在市场上卖的都是之前捕捞上来的鱼。”市场信息分析员唐泰来表示,目前该市场的海产品交易未受影响。本地市场上销售的海产品,大多来自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地,为近海养殖产品。
海鲜来自东海或近海
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早在3月福岛发生核泄漏时,本市海产品就曾做过十余批的抽样检测,结果都显示为安全。
上海海洋大学生命学院海洋生物系教授蔡生力也认为,目前我们市场上的海产品总体安全。他介绍,我们食用的海产品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捕鱼船只从东海上捕捞,二是近海养殖。东海和西太平洋之间隔了日本本土,距离较远,而且太平洋洋流一般倾向于往东也即往太平洋中心流动,因此东海海域受污染的可能性不是很大。至于近海养殖的海产品,受影响的可能性就更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