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区确保蔬菜等重点副食品价格基本稳定

产生日期:2011-08-15 06:44      来源: 中国上海

  静安区健全供应网络,大力推进“农标”对接,确保蔬菜等重点副食品价格基本稳定。

  一是构建布局合理的副食品供应网络。每年划拨专项资金500万元,用于菜场硬件建设和软件管理,建成由10家菜场、30余家生鲜超市、20家社区菜店和60多个社区直供菜点组成的副食品供应体系,形成“居民步行3分钟到菜点、5分钟到菜店、10分钟到菜场或超市”的便民服务网络。二是强化菜场的公益属性。目前该区10家菜场中有9家由区属国有企业或社区(街道)运营管理,通过规模化经营管理以及对租金、产销对接等进行补贴,降低菜场运行成本,保持摊位费长期处于较低水平。三是推进“农标”对接直供直销。与奉贤、青浦、崇明三个区县签订《产销对接战略合作协议》,建立农产品直供直销长期合作机制;引导农业龙头企业设立社区菜店,形成统一供货、配送、监测和经营管理的“田头到灶头”模式,并在8幢商务楼宇试点“楼宇送菜”,确保蔬菜均衡供应。

  基地、学习型社区、改善公共服务等方面全面对接;积极参与市“创新热点”计划,以“绿色设计与施工”为申报主题,组织长白新村街道、市政设计院、上海市基础工程有限公司作为社区、科研院所、企业代表,共同推进相关工作;推荐交大EMBA学员与本市首家投融资行业商会——控江股权投资商会合作,提升社区创新发展能力。——深化与海外创新资源对接。与美国旧金山湾区委员会开展跨地域国际交流合作,规划建设“湾区科技园”;筹建面积10万平方米的海外人才创业园暨生物技术产业基地,重点吸引以“千人计划”为主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落户,将“海创一号”基金、云海创业投资基金所投企业集聚在创业园,实行统一管理,提供配套服务。——强化与高校、科研院所人才交流。建立城区与高校、科研院所干部交流和交叉挂职机制,今年以来,共引进56位高校、科研院所干部在城建规划、金融创新、环境生态、社区管理等部门挂职,合作高校范围也拓展到区域外的上海交大、上海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东华大学等。

标签: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