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是你心目中“喜爱的乡村”(三)
产生日期:2011-05-23 02:00 来源: 解放日报
金山枫泾镇中洪村——金山农民画的发源地来“农民画村”探寻民间文化坐落在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枫泾古镇北部的中洪村是金山农民画的发源地。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村里的一批农民把民间印染、剪纸、刺绣、木雕、灶壁画等古老艺术巧妙地运用到绘画中,以江南农村多姿多彩的生活习俗和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为题材,用朴实的手法,培育出了散发着泥土芬芳的中国当代民间艺术奇葩——金山农民画。
2005年5月,枫泾镇人民政府在成功打造枫泾古镇旅游区的基础上,果断启动了金山农民画村的建设。经过近一年的建设,画村于2006年4月28日举行了隆重的开放仪式。画村总规划面积5.88平方公里,分“丹青人家”、“枫泾人家”、“水上人家”、“稻香人家”和“菜园人家”五大景区。已建成的“丹青人家”将复古的江南老式民居与中洪村的原生态面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配以小桥、流水、水车、草棚、菜园、鱼塘、农家铺子、打谷场等典型的农村景物,融旅游、购画、观光、休闲、餐饮于一体,是农民画村的核心,生态休闲园的灵魂。
金山农民画村是在原生态的基础上建起来的,因此,这里,春有花,夏有阴,秋有果,冬有青,宅前屋后,一年四季蔬菜瓜果不断。社会名人和普通的上海市民也积极认种“枫泾一分地”。现在,画家村、南菜园、垂钓鱼塘、四季瓜棚、灶头屋里、乡村嘉年华等无不在讲述着农村、农业和农民的故事。
2008年初,在原来金山农民画村的基础上,在乡村嘉年华里辟地造屋,九幢古色古香的江南民居落成,与金山农民画家居住区隔河相望,交相辉映。2008年4月28日,金山农民画村荣升为“中国农民画村”。
2008年9月10日,占地500亩集休闲、垂钓、餐饮、住宿于一体的水上人家——荷风嬉鱼开放迎客,进一步提升了画村的旅游能级;2009年4月,中国农民画村成为首批 “上海市文化产业园区”;2009年7月,中国农民画村被评定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和上海市第一批“农业旅游推荐单位”。
金山廊下镇中华村——引进大型企业院校介入农业旅游专业管理下开设农民自己的农家乐金山廊下镇中华村依托农业带动二产和三产的联动,特别在引进大型企业和大专院校介入农业旅游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效应。目前村内已有锦江中华村农家乐、金山农村新天地、23户世博农家、上海农业科普馆金山馆、玉环灵芝基地、盛姆仙桃园、艺林垂钓中心、农家乐马场、碧林度假村、农科院葡萄采摘基地、中华桑果采摘园、八百亩高尔夫草坪基地、七百亩彩色树基地、中华村草鸡养殖基地、中华村会务中心等景点和项目落户。
中华村农家乐在其发展过程中,镇党委、政府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帮助。如何让更多的农户参与其中,做到农家乐发展依靠农民、发展为了农民、发展成果由农民共享,村委会和旅游公司做了大量的工作,就“怎么办,办什么,谁来办”的问题与农户及相关部门进行了讨论,并最终决定采取“村委引导支持、旅游公司管理扶持、农户自负盈亏”的发展模式。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发展模式是符合中华村农家乐当前发展形势的,符合农民意愿的。
锦江集团引入集团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服务理念进行运作。通过租赁农民整栋或部分闲置的农宅,按照三星级酒店或经济型酒店标准,对农家屋内部进行现代化装修。客房正式投入使用后,由锦江公司统一管理。与此同时,农民向农家乐提供房屋,每月收取每平方米6元的房租。农家乐正式开业后所需服务人员都是从当地农民中挑选,用星级宾馆的标准来进行培训,最后输送到厨师、保安、客房服务员等岗位上。
2009年11月中华村在旅游局和农委的支持下创建了上海首批世博农家,截止到2010年底,世博农家接待游客超过10万人次,其中6户世博农家饭店接待餐饮客人超过7万人次。
青浦金泽镇岑卜村——致力发展农事旅游“岑卜农事体验园”:现实版开心农场岑卜村位于西岑社区西3公里处,隶属青浦区金泽镇。该村依傍淀山湖,有着天然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生态资源。为了带领农民增收,岑卜村借由新农村建设的契机,大大改善了村容村貌,致力发展农事旅游。目前, “岑卜农事体验园”、“农家乐”和“休闲垂钓”项目已成为深受游客喜爱的项目。
以网络上的“开心农场”为灵感,岑卜村建立了现实版的开心农场——“岑卜农事体验园”。参与体验园认种活动的游客可以在闲暇时光来这里,亲自下田、亲手种菜,体验播种与收获的乐趣。这里也是孩子的天堂,在这里他们可以自由地玩乐、可以认识蔬菜、可以体验“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的真谛。游客不必担心不能时常来到这里打理蔬菜,体验园配备了专业的管理人员打理田地,这里不架大棚、不打农药,让蔬菜天然生长。每到收获的时节,体验园会提醒您随时来采摘和品尝蔬菜。当游客在园中劳作累了,也可以选择在园内的凉亭或者井边小憩一会,欣赏“小葑漾”自然美丽的风景。而这一切,游客所需要支付的仅仅是一年1200元一分地(66平方米)的价格,我们还为每位认种的游客制作了精美的证书。认种期内,游客可以随时随地随心情来这里体农情、赏农景。
农家乐也是岑卜村农事旅游的重点项目之一,在村委会的大力发动下,村里已有部分村民发展了农家乐,另外还有绿地集团投资的大型农庄。农庄集餐饮、娱乐、住宿、会议为一体,别具江南水乡韵味,白墙黑瓦,庭院深深。这里聘请了专业的厨师团队和服务团队,配有多间独立包房、大堂,游客也可以选择在亲水平台上享受露天餐饮,这里不仅有精美的菜品、尊贵的服务,还有舒适乾净的住宿、宽敞的棋牌室、游乐厅、标准的大会议室。为了方便游客,农庄还开设了农副特产超市,提供包装精美的周边特产。游客可以在柜台登记,租借免费的自行车,进行岑卜环保之旅,骑着自行车穿梭在乡间小路上。
青浦白鹤镇青龙村——千年历史文化遗存璀璨瑰宝的无穷魅力吃“奥运”、“世博”菜 来白鹤青龙村青浦区白鹤镇青龙村是千年古镇 “青龙镇”、上海第一大港口“青龙港”的所在地。当您乘上公交青纪线,在白华路中段朝南看去,高耸入云的千年古塔“青龙塔”、建筑宏伟的千年古刹“青龙寺”清晰地映入眼帘。而“村村通”公交白鹤3路的终点站也正巧设在青龙村,青龙村便成为旅游观光者理想的目的地。青龙村千年历史文化遗存的无穷魅力,“奥运”、“世博”特色蔬菜生产基地的无限风光和自然村落率先改造成的新农村风景,像磁铁般吸引成千上万的旅游观光者慕名而来,流连忘返。
2010年末至2011年之春,上海文物考古到青龙村,挖掘青龙古镇地下文物,得到重大发现,揭开了青龙古镇的神秘面纱,挖掘得到墙基方砖、瓷器、碗碟等300多件地下文物。在此之前,在开挖窑河时,离地面5米处,也发现了古井。青龙古寺原有水晶观音镇寺之宝,而今68尊栩栩如生的缅甸玉佛又是青龙古寺的镇寺瑰宝。
青龙寺庙文化底蕴深厚,每年农历三月半的“青龙庙会”都会吸引一万余名香客和旅游观光者光临。具有灿烂历史文化的青龙景点游还带动了周边的名胜景点游。其一,这里有上海独一无二的“新四军标语墙”,是新四军北撤时留下的珍贵墨宝,也是共产党主张团结和平、反对内战的铁证。其二,这里是上海小刀会发源地之一,民谣“女中英雄周秀英,大红裤子小紧身,手拿大刀百廿斤,塘湾桥上杀四门”描述了农民起义的英勇善战的壮烈场景。
6年前,青龙村以前瞻的眼光引进上海弘阳农产品公司农业龙头企业落户。公司实施农超对接的规模经营模式,建立“奥运”特色蔬菜奶油1号、宽苦1号、罗生1号等品种的试种生产基地,日供150吨;这里还是上海世博蔬菜特供基地,生菜、杭白菜、芹菜、油麦菜等30多个品种蔬菜实施安全、无公害田间档案,成为可追溯的“放心菜”。
青浦朱家角镇王金村——引进700亩中国盆景艺术村入驻花香碧水林掩映 生态田园新农村这里没有都市的喧嚣,只有村野的宁静;这里没有尘世的繁杂,只有民风的纯朴。一进王金村,一片片金黄色的油菜花田扑入眼帘,宽敞整洁的公路两旁绿树成行,水泥路面穿村接户,一幢幢粉饰一新的村民住宅整齐美丽,村里树木枝繁叶茂、村容乾净整洁,让人步移景换、如入画卷。
朱家角镇王金村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东、南与小昆山、天马山、佘山国家森林公园接壤,西与国际太阳岛度假村毗邻,北与古镇风貌区、淀山湖风景区相连。村内河道交综、鱼塘星罗棋布,是一个具有丰富原生态旅游资源的区域。
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提高和改善农村环境面貌,王金村积极探索现代化农业产业与乡村旅游结合的新模式,以村民生活质量和村文明程度为落脚点,致力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加大村级建设力度,为新一轮发展夯实基础。多年来,王金村把发展现代农业、特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依托本村丰富的土地资源,做到农业生态保障、观光休闲度假、传承乡村文化等多方面功能,吸引了大批农业项目落户该村。
2004年,王金村引进占地700亩的中国盆景艺术村入驻。村内的中华民族盆景艺术文化博物馆集包括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在内乃至世界一流的盆景精品,构成中国盆景艺术文化交流的平台。同时,引进多种珍稀观赏鱼种在园内进行养殖。占地500亩的上海伟图种马发展有限公司在该村落户。该公司专门提供优良种马的培育、养殖、培训骑士技能等服务,热情的服务受到了众多国内外业内人士青睐。占地10多亩的特色农家乐,以吃农家饭、游田园景、享休闲乐为主要特征,为旅客提供欣赏乡村文化、感受自然风情的休闲旅游餐饮服务。
王金村是青浦区农田设施改造的示范区,农田设施达到现代观光农业的建设发展要求。村里建造了占地23亩的粮种储存保管基地,每年可为青浦区提供60%的优质良种,为全区农业丰收提供了保障。
崇明绿华镇绿港村——连续4年举办全国蟋蟀团体争霸赛
各类旅游主题节缤纷上演
绿港村位于崇明绿华镇南端,村子西端有崇西水闸、水文化馆,靠近长江;南端有新建水闸、桃源水乡、旅游景点、西沙湿地;东端紧靠明珠湖公园;北临南横引河。这里生态环境优美,交通便捷,中心区域3公里半径范围内旅游景点比较集中:东有明珠湖度假区,西有世界河口沙洲水文化展示馆,南有西沙湿地,资源优势明显,是开发农业旅游的理想之地。
为创建美好家园,绿港村户户争做五星级文明户,支持、配合新农村建设工作:做到农宅周边不建新的违章建筑物、构筑物,拆除废弃或陈旧的五棚;切实保护居民点周边沟河水环境,不乱丢乱扔生活垃圾,禁止向河道排放污水,确保河道畅通;加强庭园改造,宅前屋后种植经济林等苗木,促进庭园绿化与美化等等。
2003年,绿港村引进了以弘扬中华蟋蟀文化为主题的“西沙名邸”项目,已连续4年成功举办了全国蟋蟀团体争霸赛。2010年10月,由崇明县政府主办的崇明柑橘节开幕,吸引各方游客吃农家饭、住农家屋、享农家乐、品农家情。2011年,上海市钓鱼协会将在绿港村雨池鱼庄举办钓鱼比赛。如今,绿港村正在建设上海市蟹文化基地项目。目前,村内共有15家农户参与农家旅游接待,其中,达到三星级接待标准的有3户,达到二星级接待标准的有5户,达到一星级接待标准的有3户。现有4家农户正在星级评选之中。
崇明县竖新镇前卫村——沪郊“农家乐”项目的先行者
创建中国低碳农业第一村
崇明县竖新镇前卫村,位于崇明中部北侧,北依长江北支,南临东平国家森林公园,村域面积3.5平方公里。这里是全国文明村、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级生态农业示范区、国家级生态村、中国农业公园、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及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截至2010年底,全村国内生产总值 8300万元,“十一五”期间年均递增4.1%,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13800元。
前卫村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从江滩上围垦新建的村庄。建村后的十余年间,前卫人用执着降服了盐碱、用毅力挡住了江潮,更用无比的智慧和勤劳让荒芜之地渐渐变绿。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奋斗,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终于把荒滩治理成了绿洲,昔日的不毛之地变成了花繁树茂、庭院怡静的农民乐园。
对乡村环境情有独钟的前卫人,看到了石油农业时代带来的生产发展和环境污染而深感彷徨。为了让碧透的清泓和繁花嫩叶重回现实生活,前卫人按照总体规划要求,十余年孜孜探索和精心治理,形成了“种”、“养”、“沼”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和生态循环型农业的生产、生活和环境治理模式。
如何使农业环境和资源优势转变为促进农民增收的现实优势?带着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前卫人进行了新的探索和实践。1994年起,就着手进行农业旅游规划的编制, 1999年,率先在沪上市郊发起和推出“农家乐”旅游服务项目,至2003年,村旅游收入突破千万元,旅游产业的雏形初步形成。2004年“前卫农家乐”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同年7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来村视察,并盛赞:“农家乐前途无量!”2009年,前卫生态村被正式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并还获得了首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称号。2010年,又获得了上海世博观光农园称号。2010年12月20日,前卫村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的创建工作通过了国家旅游局的验收评审,同年“前卫农家乐”还获得了上海服务名牌称号。
崇明县横沙乡——有人居住的“乡村大公园”
上海最后一个海岛乡村
随着长江桥隧开通,崇明和长兴两岛分别通过大桥和隧道连为一体。相比崇明岛和长兴岛,横沙岛似乎藏而不露,它与长兴岛隔水相望,摆渡过去只有10来分钟航程。
横沙岛,绿树成荫、河网交织,农田、果园和翠竹环绕着红瓦白墙的村舍,好似一个乡野大公园。由于交通相对不便,横沙一直保持着未工业化开发的农村原生态。岛上没有一根烟囱,没有一个脚手架工地,令人难以想象。若问到上海郊区的哪里看传统江南农村,许多人会说朱家角,其实,看完整的乡村原生态,可能唯有到横沙岛。
横沙岛上目前有4万亩耕地,包括1.6万亩柑橘、1万亩水稻、7000亩扣蟹蟹塘、7000亩生态林。“横沙蜜橘”甘甜爽口,年产量3万吨,颇受好评,在上海市场上很有名气。岛上人口3.3万,但常住的只有1万,以务农为生;因为全岛没有一家工厂,其余2万多岛民常年在外打工。
要说横沙岛发展的功能定位,其实早有规划。1992年,横沙岛就被国务院列为首批13个国家级旅游度假村之一;2002年3月,上海市政府正式批准将横沙岛建设成为森林生态岛,规划全岛森林覆盖率70%;2005年5月,原属宝山区的长兴、横沙两个乡划入崇明县,横沙岛的功能定位明确为 “休闲度假岛”,主要开发国际会务会展中心、国际娱乐中心、低密度高档住宅别墅区、游艇俱乐部等项目。如今,从编制现代农业旅游设想、规划和完善实施着手,横沙乡重点推进了 “新永采摘园”、“兴隆休闲体验农业基地”建设。与此同时,还不断加大了农家乐的推进力度,截至2010年4月,全岛已在永胜、丰乐、东浜三个村建成农家乐接待点并初步投入运营,受到了市民的普遍欢迎。岛上的天使滩度假村、大棚观光农业区、小水果采摘园等农业旅游项目已日渐成熟。目前,一个四星级标准的宾馆正在规划建造中,未来将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岛上观光游玩。
崇明陈家镇瀛东村——发展“渔家乐”生态旅游产业观湖赏景品家鲜 渔家生活赛神仙瀛东村建村于1989年4月21日,位于崇明岛的最东南端,地处江海交汇处的长江口,东临东海,南靠长江,北连东滩湿地,距离上海长江隧桥仅6公里。目前,瀛东村有农户76户,村民202人,土地4200亩,其中可耕地面积 2100亩。
从1985年初冬开始,瀛东村原6名村民在现任党支部书记、全国劳动模范陆文忠同志带领下,经过前后三次艰难的围垦和20多年的艰苦奋斗和艰难创业,终于在“潮来一片白茫茫、潮退一片芦苇荡”的滩涂上建立起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从2001年开始,瀛东村利用养殖业的优势,发展“渔家乐”生态旅游产业,先后建起了“瀛东渔港”餐厅,渔家乐宾馆、别墅;开发了“东湖游览区”,设置了“渔具博物馆”、“农具展示厅”;开设了“浑水摸鱼、捉蛸蜞、钓蟹、摘水果、观赏田园风光、斗鸡、斗羊、纺纱、织布、踏水车”等参与性游乐项目和观赏性项目,深受游客的青睐。
现在,瀛东村的32幢酒店式别墅已完工,已经先后接待数批游客;一座可同时容纳600人就餐的水上酒店和湖边会所也已经顺利完工,旅游景点东湖改造工程主题工程已基本完工,新增了游客参与性项目。现在的瀛东村,接待量可同时达到500人住宿、1000人就餐的格局。
2009年,800亩湿地景观生态鱼塘主题工程已基本完工,瀛东村利用在长江入海口的特殊地理位置,采用生态养殖的方式,培育长江特种水产品,形成瀛东品牌的绿色水产品。
“我喜爱的乡村”推荐宣传活动选票(表略)
1、请在25个候选乡村中选择1~10个您喜爱的乡村进行投票(在 “选择”一栏中打“√”),如果选择超过10个以上的候选乡村,将视作废票,选票不得复印,否则选票无效。
2、选票邮寄地址:上海市松江区中山二路658号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办公室 收来信请注:“我喜爱的乡村”推荐宣传活动投票 邮编:201600。
3、不接受集体报送选票,同个投票信封内超过10张选票视作无效。
4、投票截止日期:2011年 7月 20日24时,邮寄选票以当地邮戳日期为准。
5、本次投票将抽取一、二、三等奖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