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郊粮食种植面积保持稳中有增,其主要原因有:一是近年来本市不断完善粮食直补政策;二是近年来稻谷价格的持续上涨;三是本市粮食规模生产迅速发展;四是秋粮种植面积保持相对稳定。
□记者 徐生林
本报讯 种粮补贴和粮食收购收购价不断提高,沪郊农民种粮积极性大增。据市有关部门对本市郊区45个村450户农户今年的种植安排意向的最新统计调查,预计本市今年粮食种植面积继续保持稳步增长,粮食种植面积有望超过19万公顷(285万亩),约比去年增长6%以上,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稳中有升。
近年来,随着本市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不断完善,种粮补贴和粮食收购价格不断提高,农民种粮热情持续高涨,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稳中有增。其中,粮种植面积恢复性增长。被调查农户夏粮播种面积将比去年增长22.7%。2010年小麦收购保护价由去年的1.66元/公斤上升到1.88元/公斤,使农民看好今年夏粮的收益,促使夏粮面积大幅增长。秋粮种植面积则保持稳定,与去年持平。
据分析,本市粮食种植面积保持稳中有增,其主要原因有:一是近年来本市不断完善粮食直补政策,逐年提高粮食直补标准;推出良种补贴、农机服务补贴、农药使用补贴等各项农业补贴政策,减少了农民种粮成本,增加了水稻种植收益。二是近年来稻谷价格的持续上涨,2010年本市稻谷收购保护价由2.02元/公斤上升到2.68元/公斤,增长32.7%,特别是优质大米上涨幅度更大,刺激了农民种粮的热情。三是本市粮食规模生产迅速发展,家庭农场、合作农场等农业组织化生产模式发展壮大,农业设施装备水平进一步提升,机械化作业程度提高,提升粮食生产抵御风险能力,增强农民种粮的信心。四是秋粮是本市粮食生产的基础,虽然农民愿意并重视秋粮生产,但受本市土地资源所限,秋粮种植面积保持相对稳定。
调查显示,本市农户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将比去年增长6.7%,其中,西瓜种植面积大增49.1%,蔬菜种植面积下降0.4%,油菜籽种植面积增长2.1%,棉花种植面积持平。其主要原因是:一是本市蔬菜生产主要依靠农业企业、合作社等规模化种植,农户蔬菜种植主要满足家庭自食自用,生产规模不大,生产量基本保持平稳;二是近年来本市盛夏天气炎热,持续高温时间长,对西瓜等消暑瓜果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市场前景趋好带动了农民种植积极性;三是油菜籽种植无法借助机械、投入成本高,而市场价格连年不动,由于种植面积连续已4年大幅下降,下降空间已经不大,今年出现小幅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