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购物就像城里一样——金山区“新网工程” 铺通各个村落 五年建成便民服务店297家

产生日期:2011-01-25 03:06      来源: 金山区委宣传部

“油盐酱醋在村里,日常用品、大件商品赶集跑城里。”这是过去金山区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如今,这种状况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我不用出村就能像城里人一样逛超市,买到物美价廉的农资用品和日用消费品。”近日,吕巷镇荡田村农民陈卫清对记者说。和陈卫清一样,金山农村的广大农民在亲历了便民服务店后深有感触,感觉到在农村购物也能和在城里一样方便。

“小卖部”升格为“乡村小超市”。记者在吕巷镇荡田村采访时看到,一家占地200多平方米的日用消费品、农资超市便民服务店内,各种日用品、农用物资琳琅满目,前来购物的农民进进出出,超市化管理使得便民店内繁忙而有序。这只是金山区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简称“新网工程”)的一个缩影。区供销社有关负责人介绍,“十一五”期间,全区已发展建设便民服务店297家,日用消费品连锁网络得到快速发展,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建设160家的186%。他们通过新建和高标准提升改造农资便民店和日用品超市等形式,在农村筑起了现代化的商品流通网络,“网住”了全区农民的心。

“新网工程”是以农资现代经营服务网络、日用消费品现代经营网络、农副产品市场购销网络、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和烟花爆竹安全经营网络五大网络为重点的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项目。2008年,金山区着眼长远,结合实际,启动了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建设。三年来,“新网工程”紧紧围绕全区新农村建设,以新农村便民店建设为切入点,着力构建农村日用消费品现代经营网络体系、农业生产资料连锁配送服务网络体系、农产品市场购销网络体系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体系,极大地方便了广大农民的购物需求,改善了消费环境,降低了消费成本,被广大农民亲切地称为“利民工程”。

农资经营网络的主渠道作用得到发挥。目前,午安区拥有农资批发企业1家,终端销售店66家,比“十一五”初期增加供应店31家,方便了农民就近购买。说起农资供应店的好处,亭林镇亭西村农民杨贵林兴奋地说:“买农药我就相信供销社开办的农资店,这里无假货,价格低,服务好,还进行农资的实物补贴配送,又放心、又省心,真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建设不断巩固完善。截至目前,区供销社以参股企业金属公司为龙头,在全区建立再生资源经营企业和回收网点38个。去年8月18日,区供销社还组织全区71家具有生产性废旧金属收购资质的企业成立了金山区再生资源行业协会。通过全区再生资源优势的整合,进一步突出了供销社社会服务功能……

据悉,2011年,金山区“新网工程”专项资金将纳入中央财政部门预算,并对符合补贴标准的农业生产资料经营企业、农副产品经营企业、日用消费品经营企业、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等领域进行重点扶持,加大财政强农惠农资金投入力度,让广大农民从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中得到真正的实惠。

标签: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