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商务委出五招确保价格基本稳定
产生日期:2010-11-24 02:19 来源: 东方网 劳动报
从流通领域来看,零售终端在绿叶菜供小于求时仍实行较高的差率,绝对收入偏高,间接推动绿叶菜价格居高不下。市商务委昨天表示,今年四季度至明年初,总体上本市主副食品货源充足,流通正常。但预计粮食、食用油、猪肉等商品的价格仍将坚挺。为此,市商务委还将通过落实产销直供对接措施等五大措施,确保今后价格基本稳定。
蔬菜粮食猪肉价格上升
市商务委昨天还披露,今年以来,本市蔬菜、粮食和猪肉等主副食品市场货源充足,价格受国内外市场影响,明显上升。
目前,本市粮食市场供应正常。近期一周内,本市粮食批发市场供应粳米22968吨,每公斤平均成交价格4.06元,市场零售价格每500克粳米2.17元,环比基本持平,同比上升15%。
猪肉方面,近期一周本市北蔡、曹安批发市场交易新鲜猪肉2748吨,每公斤平均成交价格16.38元,五丰上食、复新等生猪定点屠宰场市场零售价格每500克猪后腿瘦肉14.19元,同比上升2%。
食用油价格或保持坚挺
那么,主副食品价格是否会继续走高?
市商务委分析,今年四季度至明年年初,受全国副食品价格上扬的影响,粮食、食用油、猪肉等种植和养殖周期长、消费需求刚性的商品,价格仍将保持坚挺。
三大问题致农产品涨价
市商务委有关人士表示,从整体来看,本市绿叶菜的常年供应基本满足需求,价格基本平稳。
但据初步分析,目前从流通领域反映出,农产品价格走高有三大问题。
●其一,是绿叶菜不易长途运输,损耗较大,经营风险较大。当本地绿叶菜短缺时,缺乏外省市同类绿叶菜补充。
●其二,郊区生产的绿叶菜进入批发市场和标准化菜场的比重约20%,导致本地市场供应的蔬菜主要以客菜为主,缺少对郊菜流通足够的重视。
●最后,当绿叶菜供小于求时,流通环节的零售终端仍实行较高的差率,绝对收入偏高,间接推动绿叶菜价格居高不下。
五招确保价格基本稳定
记者了解到,目前,市商务委将主要采取五项措施,确保本市粮食、蔬菜和猪肉等主副食品市场供应及价格基本稳定。
●首先,落实产销直供对接措施。市商务委将和农委携手,在闸北区、普陀区、杨浦区、虹口区,分别与上海部分专业蔬菜生产合作社实施产销直供对接试点,努力降低成本,丰富市场供应,稳定蔬菜价格。
●上海将加快蔬菜基地建设。目前,本市已经推动上海蔬菜集团等企业,加快在浙江、江苏、福建、安徽、山东、江西、海南等地,建立可以掌控的绿色无公害蔬菜基地。现已建立106个蔬菜基地。同时,通过订单农业、协议供货、农超对接、通讯联系等方式,在全国发展稳定的农副产品供应商,确保本市蔬菜市场供应稳定。
●为了完善标准化菜市场建设,本市已起草了《标准化菜市场管理办法》,正在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据悉,本市正在总结静安等区发展小菜店补充标准化菜场不足的做法,并有意在中心城区推广。上海还将继续推进生鲜超市的提升工程,鼓励企业加大生鲜食品比重,满足居民需求。
●在食品流通安全追溯系统建设方面,今年全市已经基本完成6家批发市场和100家菜市场蔬菜追溯系统建设。明年,还将争取在部分水产批发市场和菜市场开展水产品追溯系统建设。
●最后,上海将努力建立和完善与本市粮食储备规模、市场流通相适应的仓储体系,形成“市级储备库+区县中心库+乡镇收纳库”的三级粮食保障架构。
选稿:方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