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田面积扩至50万亩 各区县保证蔬菜供应
产生日期:2010-11-23 02:01 来源: D--东方网 新闻晚报
为稳定物价,中央日前开出涉及16个方面的“药方”,主攻农产品供应量和流通成本,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在今年11月底前将贯彻落实本通知的情况报告国务院。记者昨天从上海市农委和商务委处获悉,为了加大本市农副产品供应,降低流通成本,相关部门已经加紧研究政策,目前部分措施已经投入实施,并将根据效果进行调整和扩大。
绿叶菜自给率保证九成
在10月15日召开的上海“三秋”工作现场会上,市农委表示将在完成蔬菜秋播34万亩次的基础上,切实抓好43万亩次的冬播蔬菜生产,其中绿叶菜种植面积不少于蔬菜面积的1/3。在11月9日下发的最新文件中,这一数字上升到45万亩。昨天,市农委副主任殷欧在接受电话采访中表示,目前本市的蔬菜在田面积为48万亩,计划不久后扩大至50万亩以上。
“上海的蔬菜自给率底线为30%,生猪本地供应底线是25%,在2020年以前,这些底线不能突破,更要在近期扩大自给率,达到本地供应和大市场大流通的全国供应各占50%。”殷欧表示,未来上海2200万的消费人口将吃上对半开的郊菜和客菜。“上海的蔬菜种植将以优质、新鲜、安全和品种丰富为目标,为市民提供90%的绿叶菜,而番茄、黄瓜、土豆等土地种植成本较高的品种则将通过客菜来补充。”
除了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稳定农副产品供应,针对国务院提出的“保障化肥生产供应”,殷欧表示,上海的各类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充沛,没有发生过如外地一样的供应紧缺。
市政府与区县签下责任书
上周四,市政府和区(县)长签订责任书,要求各区县在稳定蔬菜种植面积和产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潜力,保证供应。除了“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各区(县)长也要对老百姓手中的菜篮子负起责任,上令下行。
“市长负责制除了可以保证蔬菜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外,还将从政策上着力。”殷欧说,政府将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农民多种植老百姓最关心的绿叶菜。同时,推进规模化种植,通过科技下乡,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复种次数。“有的农田一年只能种三五茬口的绿叶菜,有的最高一年收十茬,相关部门将指导农民提高种植水平和复种次数,通过合理安排增加产出。”他透露,政府还将为交通不便的郊区提供更多的菜篮子工程运输车,帮助农民将农副产品尽快运往市区。
建议设立蔬菜市场指导价
产地价和零售价相差数倍,如何降低农副产品最终价格?对此,殷欧建议实行市场指导价,让老百姓买菜时心中有数,打击流通环节随意加价。
“菜价太低,会造成菜贱伤农,太高又会菜贵伤民,要避免这两种情况的出现,建议设立市场指导价。将生产、流通和零售环节的成本加在一起,再加上合理的利润,来指导菜场的零售价格,允许其售价在一定幅度内上下波动。”市场指导价能够让老百姓在买菜时心中有数,避免部分商贩漫天开价。
四区菜场试行直供直销
“普陀、杨浦、闸北、虹口四个区已经开始试点蔬菜‘直供直销’模式,郊区的蔬菜专业合作社与标准化菜市场签订合同,实现从田头到市场,无中间环节的直接销售。”市商委市场调控处副处长李子顺表示,如果此项措施效果良好,将全面推广。
“通过让郊区生产的绿叶菜直接进入市区的标准化菜市场售卖,这样就能够减少中间环节的流通成本,进一步降低市场价格。”此外,部分区县、街道正考虑减免部分标准化菜场的摊位费,一些生鲜超市或将降低入场费。“在各项措施之下,以蔬菜为首的农副产品价格下降已初见成效,最终效果如何还需实施一段时间再看。”
作者:张钰芸 选稿:解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