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茫茫滩涂 今秋稻谷飘香 浦东东滩5万亩水稻今开镰
产生日期:2010-10-26 02:50 来源: 中国水利网
浦东东滩5万亩滩涂是近年来围垦的一片处女地,经过2年的紧张建设,这里“沧海变桑田”。2008年8月,东滩垦复工程正式启动。2009年5月,一期垦复的1.5万亩滩涂插上秧苗,并实现了“当年垦复、当年种植、当年丰收”的历史性突破。当年水稻平均亩产达450公斤,创造了在最短时间内滩涂改造成功的奇迹,还获得了“高水位灌溉系统”和“滩涂盐碱地改良技术”两项国家专利。
2009年11月,第二期3.5万亩滩涂垦复工程开始,于今年5月完成了土地复垦、配套水利工程、引水洗碱作业后,插秧种植水稻,今秋喜获丰收,亩产水稻500公斤。
浦东东滩5万亩粮田的建成,创造了上海农业史上的奇迹。专家介绍,新围垦的盐碱地要经过多年的改良才能种植水稻,但这里却在当年就把盐碱地变成了可以种植水稻的良田。在东滩万亩粮田开发建设中,水务部门在水系规划、配套水利设施建设、实施引淡洗碱等方面积极提供指导服务。采取了三条关键措施:一是引淡洗盐。建成引水河、大型翻水泵站、明渠等配套水利设施将西部淡水引入东滩,在较短时间改良土壤,使之适宜水稻生长。二是增加地力。盐碱地土壤贫瘠,通过追施多种有机肥增加了地力。三是控制害草。盐碱地互花米草、芦苇长势惊人,通过机械翻耕和人工清除等措施除去了80%以上的杂草。
浦东东滩5万亩粮田建设为沿海滩涂改造提供了成功范例,将极大地提高上海的粮食生产能力。目前,浦东新区也被国家农业部批准为全国第一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之一,形成了水稻、蔬菜、瓜果、水产、畜禽、粮食加工等“种、养、加工”为一体的生产设施布局体系。作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东滩将被重点规划建设成生态、高效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为浦东“十二五”期间乃至今后,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