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西郊国际农产品展销中心开业 西藏展馆抢眼
产生日期:2010-10-08 05:15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上海10月7日讯 (记者沈则瑾) 9月27日,为全国农产品大市场、大流通服务的上海西郊国际农产品展示直销中心开幕。首次走出雪域高原设立的西藏农产品展示馆在整个“西郊国际”中最为抢眼,装饰着精美的手工壁画,参展产品更是精致而富有地方特色。
西藏自治区副主席次仁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十分重视西藏农副产品开拓上海市场,希望能在这里全面展示西藏“三农”事业的发展成就,推进农产品加工增值,延长农牧业产业链,增加农牧民收入,促进农牧业跨越式发展。
“世界屋脊”西藏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出众多独具高原特色的农畜产品,牦牛、羊绒、青稞、冬虫夏草、藏红花、雪莲花等,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生产却有些“原生态”,加工、包装不讲究,各种认证不齐全,而消费者也大都只知道西藏产品无污染,其他知之甚少。
为了开拓上海市场,进而进入全国和国际市场,西藏自治区特色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开始了牵手44家涉农龙头企业,按照“西郊国际”准入条件的产业整合,产品按照市场需求生产,质量执行标准严格把关,企业积极参与,并带动了数十万农牧民共同致富。
中国经济网记者看到西藏展示馆里展示的西藏特产“圣鹿”系列产品如百年野生核桃油、冬虫夏草、藏红花、红景天、松茸等产品,均已获得中国、欧盟和日本的有机食品认证。
公司董事长达娃顿珠告诉记者,今年年底前,西藏展示厅这样的西藏农产品经销点还将在上海市区开出两家,都选址陆家嘴这样的黄金地段,达娃顿珠说,雪域高原特有的产品在上海和国际高端市场上很有前景,“西郊国际”这个平台让西藏的农牧业得到了很大提升。
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到,开业只有短短10天,西藏展示馆的销售额已跃居整个“西郊国际”各省区市展示馆第二位,许多产品被消费者抢着买走。天凉快了,4千余元一床的牦牛皮席还是被买走了,冬天未到,1千多元一条的羊绒披肩用手摸两下就说要了。糍粑、饼干、啤酒、白酒,什么都很抢手,补货都来不及。
不仅零售红火,上海、北京、黑龙江等省市都有政府部门和企业找上门来谈合作生产或经销产品的,让西藏展示馆对不负重托,带动西藏农牧业发展充满信心。
西藏自治区副主席次仁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十分重视西藏农副产品开拓上海市场,希望能在这里全面展示西藏“三农”事业的发展成就,推进农产品加工增值,延长农牧业产业链,增加农牧民收入,促进农牧业跨越式发展。
“世界屋脊”西藏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出众多独具高原特色的农畜产品,牦牛、羊绒、青稞、冬虫夏草、藏红花、雪莲花等,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生产却有些“原生态”,加工、包装不讲究,各种认证不齐全,而消费者也大都只知道西藏产品无污染,其他知之甚少。
为了开拓上海市场,进而进入全国和国际市场,西藏自治区特色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开始了牵手44家涉农龙头企业,按照“西郊国际”准入条件的产业整合,产品按照市场需求生产,质量执行标准严格把关,企业积极参与,并带动了数十万农牧民共同致富。
中国经济网记者看到西藏展示馆里展示的西藏特产“圣鹿”系列产品如百年野生核桃油、冬虫夏草、藏红花、红景天、松茸等产品,均已获得中国、欧盟和日本的有机食品认证。
公司董事长达娃顿珠告诉记者,今年年底前,西藏展示厅这样的西藏农产品经销点还将在上海市区开出两家,都选址陆家嘴这样的黄金地段,达娃顿珠说,雪域高原特有的产品在上海和国际高端市场上很有前景,“西郊国际”这个平台让西藏的农牧业得到了很大提升。
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到,开业只有短短10天,西藏展示馆的销售额已跃居整个“西郊国际”各省区市展示馆第二位,许多产品被消费者抢着买走。天凉快了,4千余元一床的牦牛皮席还是被买走了,冬天未到,1千多元一条的羊绒披肩用手摸两下就说要了。糍粑、饼干、啤酒、白酒,什么都很抢手,补货都来不及。
不仅零售红火,上海、北京、黑龙江等省市都有政府部门和企业找上门来谈合作生产或经销产品的,让西藏展示馆对不负重托,带动西藏农牧业发展充满信心。
(责任编辑:李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