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林崩瓜”将重回市民餐桌
产生日期:2010-06-28 04:10 来源: 解放日报
本报讯 (记者 黄勇娣)一个闷雷响过,瓜就炸开了,咬一口,香甜又清爽……有着百余年历史的 “三林崩瓜”,至今仍让许多老上海怀念。经过10多年保护和抢救,这一地方名特产将获得“重生”。记者日前获悉,“三林崩瓜”作为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之一,今年已开辟40亩生产基地,首批7.5万公斤瓜不久将正式采收。
据介绍,三林崩瓜也叫三林塘雪瓤瓜,是 “浦东三宝”之一。它外形似橄榄形的马铃,又称马铃瓜,早在清朝就有种植。由于皮薄籽红、肉多汁甜,曾在上世纪30年代扬名江南。但由于产量低,种子退化快,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绝迹了。
但当地农技人员做了有心人,悄然辟出一小块地方进行种质保存。近年,三林镇加大资金投入,正式启动了“抢救老崩瓜”项目,通过改进育种方式等措施,让三林崩瓜品质基本稳定。
在三林镇一处农业基地,记者见到了大棚瓜架上悬挂着的三林崩瓜,表皮呈绿色细网纹,个头2千克左右,瓜瓤为黄色,瓜籽接近红色,糖度大大提高,吃起来清脆爽口。目前,三林崩瓜亩产量达到2500千克左右。
由于三林崩瓜对土地和种植方法都有很高要求,且病虫害较多,目前要想在广大农民中推广种植还有一定难度。接下来,科研人员将进一步总结栽培方法,提高商品化水平,为大面积种植打好基础。
据介绍,今年的三林崩瓜总产量将达到7.5万千克,预计每千克售价在20元左右。同时,三林镇还将在海南省开辟种植基地,通过三四个月的生长期,使市民在春节也能吃上带来美好回忆的“三林崩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