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成功构建农商产业全新业态——市府重大工程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一期试营业
产生日期:2010-04-02 01:58 来源: 上海市农委
连续两年被列入市政府重大实事工程,由市政府主导建设的特大型、现代化、综合性的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上海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一期)正式进入试营业,由此拉开了上海农产品流通行业突破传统、转型提升的大幕。
为保障上海这座特大型城市的运转,本市农产品年交易量已超过2000万吨,而批发市场则是流通的主渠道,占年总量的80%。上海已经成为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农产品的重要集散地之一。为适应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功能需要,确保农产品消费安全,建设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已迫在眉睫,终于在寸土寸金的上海,在中央部委、上海市政府高度关心支持下,占地1680亩的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应运而生。
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2007年10月动工;2008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视察了建设工地,并提出具体要求;2008年9月韩正市长批示将其列入2009年上海市重大工程;2009年11月韩正市长率多个委办领导到现场调研,强调指出该中心作为现代化的一级农产品批发市场,是上海服务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市民的重要平台,一定要建设好,运营好,服务好;并再次将其列入2010年上海市政府重大工程,定位为准公益性项目,以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为运作模式,其中批发交易中心由国内食品业航母——光明食品集团等8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共同创建。2009年1月22日,国务院台办和农业部在中心增挂了“上海台湾农产品交易中心”,作为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的重要集散地之一。2010年3月,尚未运营的西郊国际中心就被授予“国家农业部定点市场”和上海世博会所有供沪蔬菜、生猪及生猪产品指定入场交易市场之一。
西郊国际中心依托了上海的区位和交通优势,地处青浦区华新镇,位于长三角经济圈的中心地带,距杭州、苏州、无锡、南通、嘉兴、湖州等都在1~1.5小时车程内。周边5公里内5条高速公路环绕;紧邻的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汇集了国际航空、城际高铁、轨道交通、长途客运和市区外中内“三环”。这些为西郊国际中心大范围的农产品物流赢得极强的速度和效率。
西郊国际中心借鉴国际一流大型农产品交易市场的成功经验,以法国伦杰斯市场为蓝本,参照其先进的规划设计和运营模式,把前瞻性的市场理念和中国国情相结合,将建成总占地1658亩、总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国内规模最大的农批市场之一,包括批发交易、展示直销、检测服务三大功能。其中,批发交易区40万平方米,将建成特大型、综合性的一级批发市场,交易品种覆盖除活禽外所有食用农产品。中心先后引进了法国的冷库、日本的香蕉催熟机等先进设备,配备先进的信息系统、电子交易结算,以实行交易、仓储、冷链、物流、加工、包装、配送等农产品批发全产业链运作。展示直销区4万平方米,为海内外优质农产品提供一体化服务。检测服务区1万平方米,市政府在此整合设立了上海农产品安全检测中心,直接管理市场的食品安全。
率先试营业的批发交易中心一期占地面积344亩,硬件设施国内领先,建筑精良、布局合理、环保节能,其中肉类挂钩冷链交易系统和水果催熟库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均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品牌商家,市场还专设台湾农产品交易区,海关和检验检疫一次开箱,现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