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的世界生态岛与科学发展——解读《崇明生态岛建设纲要(2010-2020)》
产生日期:2010-02-04 04:18 来源: 上海科技报
经过网上公开征求意见并进行研究后,日前上海市政府公布了最新制定完成的《崇明生态岛建设纲要(2010-2020)》,明确力争到2020年形成崇明现代化生态岛建设的初步框架。
崇明岛岛域面积1267平方公里,是仅次于台湾岛、海南岛的中国第三大岛,有“长江门户、东海瀛洲”之称。
按照建设世界级生态岛的总体目标,《纲要》紧紧围绕生态环境建设,在上海市科委组织有关专家筛选的核心指标和上海市环保局确定的重点控制性指标的基础上,聚焦形成了2020年崇明生态岛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吸收了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对可持续发展、生态建设等方面的理论和应用成果,具有国际先进性和通用性。
此外,在运营管理方面,各部门将加强生态岛建设的统筹协调,制定三年行动计划,形成可持续的滚动发展机制。同时建立检测评估制度,将生态建设管理效能评价纳入行政考核体系,强化责任约束。在政策保障方面,崇明岛将重点实行人口综合调控,推进人口结构优化;完善土地控制政策,合理利用生态岛土地资源;制定产业准入政策,推动绿色产业体系建设;建立绿色消费模式,倡导低碳生活方式;设立崇明生态岛建设专项资金,完善生态岛建设的投融资机制。
日前公布的《崇明生态岛建设纲要2010-2020》(简称《纲要》)备受关注。与海南火爆的旅游岛概念不同,今后十年崇明岛建设将走“绿色”路线。《纲要》提出,将按照建设世界级生态岛的总体目标,把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项目建设、措施管理和政策配套,力争到2020年,形成崇明现代化生态岛建设的初步框架。
开发聚焦六大行动领域
崇明岛的岛屿面积为1267平方公里,是仅次于台湾岛、海南岛的中国第三大岛。根据《纲要》,今后十年,崇明、长兴、横沙三岛将分别建设成为综合生态岛、海洋装备岛和生态休闲岛。据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副主任王建平介绍,为实现2020年的长远发展目标,崇明岛的建设聚焦在“六大行动领域”,包括自然资源的保护利用、循环经济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能源利用和节能减排、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发展生态型产业、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纲要》重点从建设崇明生态岛的战略环境、战略思想、战略目标等方面提出总体构想。接轨国际生态理念,结合崇明发展实际,按照生态更加文明、环境更加友好、经济更加健康、社会更加和谐、管理更加科学的总体目标,构筑了一套强化生态保障、加强环境保护、优化产业结构、改善民生质量、提升管理水平的指标评价体系,力争到2020年形成崇明现代化生态岛建设的初步框架。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使崇明成为上海转变发展方式的实践示范基地之一;成为科学发展、生态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标杆之一;成为城乡统筹发展、和谐发展的亮点之一。
崇明县县长赵奇表示,根据规划,将重点建设崇明新城和陈家镇等新市镇,加快自然村的适当归并,形成“新城——新市镇——中心村”三级城镇体系。至2012年,按总体规划要求有序调控城乡居民点体系,全岛城市化率达到40%以上;至2020年,全岛村级居民点数量控制在188个以内,城市化率达到70%以上。适当保留部分乡村和农村民居,营造具有海岛特色的乡村景观,为生态岛发展预留空间。而土地开发不会失控,此次《纲要》提出了18个生态环境类指标,涵盖了污染物总量控制、强化环境管理和环境质量要求等内容。市环保局副局长方芳表示,市环保局将定期开展评估工作,并将全部向社会公开发布,让社会公众都来监督生态岛建设的环境效益。
同样是岛屿建设,海南在国际旅游岛规划出台后,土地开发一时间出现“井喷”的势头。对此,赵奇表示,作为上海最后的“处女地”,横沙岛的建设要“谋定后而动”,暂时不会进行大体量的开发。至于今后到底是怎样的发展前景,将在崇明三岛联动过程中,待长兴岛、崇明本岛建设有一定眉目后,结合考虑整个上海发展的大前提下,再考虑横沙岛的开发问题。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建平表示,上海市政府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完善土地控制政策,合理利用生态岛土地资源;设立崇明生态岛建设专项资金,完善生态岛建设的投融资机制等。数据显示,自2003年启动崇明生态岛建设以来,上海市政府已经投入逾70亿元。
科技打造世界级生态岛
早在2008年3月,市科委牵头成立了以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上海环境科学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为核心,市发展改革委、环保局、水务局、绿化局、农委、建交委等有关职能部门和崇明县政府共同参与的联合攻关课题组。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完成了《崇明生态岛建设指标体系》的编制,为《崇明生态岛建设纲要》编制、申报“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以及崇明相关部门制订具体工作计划作出了重要贡献。这套与国际接轨的生态环境标准、得到专家广泛认可的生态岛建设指标体系,作为崇明生态岛建设的“风向标”,将在引领生态岛建设方向、规范生态岛建设行为、调控生态岛建设进程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上海市科委副主任陆晓春表示,课题组借助多种科学模型和研究方法,形成了崇明建设世界级生态岛的初步理论框架。
依靠科学的调研,课题组最终在收集的235个指标中筛选,构建了5大领域、15个主题、22个核心控制指标,并确定了核心控制指标的2020年发展目标和2012年阶段性目标值。崇明生态岛建设指标体系涉及的五大领域是:“社会和谐”,包括人均社会事业发展财政支出等指标;“经济发展”,包括单位GDP综合能耗、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等指标;“环境友好”,包括骨干河道水质达到Ⅲ类水域比例、空气API指数达到一级天数等指标;“生态文明”,包括占全球种群数量1%以上的水鸟物种数、森林覆盖率等指标;“管理科学”,包括实绩考核环保绩效权重、公众对环境满意率等指标。陆晓春表示,“上述指标构成了一个动态变化的系统,将使生态岛建设始终朝着既定的正确目标有序推进,指引着崇明探索一种全新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向着世界级生态岛的建设目标不断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