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委市府全面部署今年农村工作 发展低碳农业 促进农民增收
产生日期:2010-01-28 02:16 来源: 上海科技报
上海要把加快良种培育、做大做强种业作为战略举措来抓,进一步加快农业生物育种创新,力争在节水抗旱稻、食用菌、双低油菜等重点领域取得突破。日前,市委、市政府召开上海市农村工作会议,传达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分析当前本市农业农村经济形势,市委常委吴志明主持会议并讲话。
吴志明指出,要抓紧制定上海新一轮种子工程规划,推进育、繁、推一体化。要整合力量、增加投入,引导种子企业与科研单位联合,培育有核心竞争力的种子企业。要充分发挥上海农业对城市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围绕发展低碳农业,上海将落实三项关键措施:一是大力推广绿肥种植,逐步减少两麦面积。二是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实施秸秆综合利用和机械化还田。三是开发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发展循环农业。
副市长胡延照作2009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总结和全面部署2010年“三农” 七个方面重点工作。一、全面服务上海世博会。二、进一步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三、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四、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五、深化农村改革,增强“三农”工作活力。六、大力促进农民增收。七、夯实农村基层基础。
吴志明强调,农民增收是“三农”工作的中心环节,是衡量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缩小城乡差距的物质基础。工资性收入是上海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要加强对农民子女的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特别是年轻农民的就业技能,促进农民非农就业。要认真落实区县对企业吸纳本市农村富余劳动力,给予企业岗位补贴或社会保险费补贴的政策。要积极拓展农业功能,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发展乡村旅游、“农家乐”和林下经济,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增加农业经营性收入。要鼓励市、区县两级财政加大对“三农”的补贴力度,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要探索以股份合作为主的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形式,积极发展以经营不动产为主的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
据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试点工作将摆上重要位置。各区县主要领导亲自抓,并组织强有力的班子,落实责任制,明确时间节点。首先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农民宅基地置换,全部纳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范围。城乡布局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土地的流转、指标的平移、宅基地的置换都要与新城与新市镇规划相衔接。同时要农民参与,政府主导。要充分听取农民的意见,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让农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根据区域特点和发展差异,区县要加强分类指导,创新机制,分步推进。
吴志明最后指出,要坚持不懈地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切实解决好农村征地、环境污染、动拆迁安置等方面损害农民利益的突出问题。加强农村法制教育,畅通农村信访渠道,引导农民群众依法理性表达合理诉求、维护自身权益。要开展好“难点村”专项治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