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创建 带动上海粮产创历史新高
产生日期:2009-12-17 02:08 来源: 上海科技报
19个二麦示范方亩均452.6公斤 33个千亩水稻示范方亩均647公斤
2009年秋粮全面入仓,传来好消息:上海的粮食高产创建工程实现面积翻番,带动全市粮食产量创出历史新高。今年,市、区县和乡镇三级农业部门联手,加大粮食高产创建力度,全市共建立麦子、水稻高产创建示范方1250个,较上年的426个增加近3倍。示范面积43.8万亩,占全市稻麦种植总面积的16.3%,较上年增加25万亩。其中,水稻高产创建示范面积36.3万亩,较上年增加17.5万亩;麦子首次实施高产创建示范面积7.5万亩。
2009年,全市168个麦子高产创建示范方,平均亩产384.7公斤,较全市二麦平均亩产257.8公斤,增加126.9公斤,增幅达49.2%;全市1082个水稻高产创建示范方,平均亩产628.1公斤,较全市创出历史新高的553.1公斤平均单产,增加13.5%。
经市农委组织市内外专家对区县和光明食品集团评优推荐的优秀示范片(方),进行现场考察、检查验收和实割亩产验收,19个二麦示范方(片、带)平均亩产452.6公斤。其中,长江农场农业部小麦高产创建示范点,平均实割亩产516.9公斤。33个千亩以上水稻优秀示范方(片、带)平均亩产达647公斤。其中,长江农场、跃进农场、奉贤庄行3个农业部水稻高产创建示范点,平均实割亩产714.7公斤。
今年,各级农业部门齐心协力,针对夏熟麦子播期迟、出苗差、前期群体不足,秋熟水稻“大暑”节气后,持续阴雨寡照及抽穗扬花后少日照等不利气候因素的影响,狠抓关键措施落实。
种子好,一半收。上海市郊近年来大力推广高产品种,目前稻麦良种覆盖率已达到100%。科技人员根据实施点茬口特点,合理品种搭配,示范推广丰产性、稳产性、抗逆性等综合性状好的高产优质品种。其中,水稻重点示范推广“秋优金丰”“秀水123”和“申优系列”等大穗型高产优质品种;二麦重点推广“扬麦11号”“花30”等高产品种。
种子好,还得科学管。集成应用高产技术是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今年市郊水稻机械化育插秧面积新增10万余亩,机械条直播近2万亩。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达到100%;强化病虫害监测预警,实施统一配供农药,加强统防统治,有效控制了水稻纹枯病、纵卷叶螟和杂草稻等重大病虫害。同时,在一定区域内,实行种植品种、栽培方式、肥水运筹、植保防治、农机服务等“五统一”;并建立起完善的田间档案,定期做好苗情动态考查、分析工作,指导生产管理。
目前,粮食高产种植技术伴随着科技入户工程已深入到农家田头。按照“定点定方、责任到人”的要求,农业科技管理部门逐方逐片配备科技人员,全程负责各实施点各项措施的落实和技术指导工作。集成应用高产技术,实行一对一、面对面的指导服务,有效提高了关键技术的到位率,确保了水稻高产创建的示范效果,同时也大大提高了种粮户科学种田的技能。
在高产创建过程中,市农委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并组建由专业科技人员组成的专家指导组,区县及光明食品集团建立相应组织机构,切实加强高产创建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市、区县财政也予以专项资金扶持,确保了创建活动的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