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江上游森林全覆盖 上海历时6年建成水源涵养林58481亩
产生日期:2009-11-12 03:57 来源: 中国上海
上海取水口有浓密森林环抱,昨天迎来建站30周年庆的上海林业总站宣布,占市区供水量80%的黄浦江上游已实现森林全覆盖,黄浦江上游两岸已建成200至500米宽的水源涵养林,总面积达到58481亩,黄浦江主干河流两侧60平方公里、拦路港-泖河-斜塘-横潦泾两侧40平方公里左右、苏州河上游两侧6平方公里的范围都是水源涵养林覆盖范围。
上海林业总站站长朱建华告诉记者,上海市目前主要有两大饮用水源,一是黄浦江上游,二是长江陈行水库。上海林业部门从2003年启动了黄浦江上游水源涵养林建设,历时6年,建成了这片大森林。
黄浦江水质标准事关上海饮用水质量。根据市环保局《上海市环境状况公报》,2003-2006年黄浦江总体水质基本稳定,2007年水质开始有所好转,是5年来首次好转,而2007年正是黄浦江水源涵养林建成的第二年。
近年,黄浦江水源涵养林的生态效应越来越显著:附近空气更清新了,原先黑臭的河道变得清澈起来。大批的鸟儿飞来了。据松江林业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经常在林间与喜鹊、白头翁、乌鸦、山雀、伯劳和野鸽等不期而遇,黄鼠狼、刺猬也时有发现。前不久,已在上海销声匿迹了100多年的“土著居民”——獐,也被放归这片水源涵养林。
黄浦江水源涵养林还将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据透露,林业部门正考虑适当改造涵养林地缓冲区域,建郊野公园供市民游玩。林业部门启动的黄浦江水源涵养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课题,将以详实的量化数据分析黄浦江水源涵养林在固定大气二氧化碳、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提高人类居住环境质量和维护城市生态安全等方面的作用,为上海建设生态型城市提供科学依据。
相关链接
水源涵养林是如何改善水质的?林业专家称,作为城市森林的主要部分,水源涵养林属于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阻止污染物进入水系的林地类型。它通过林冠截留、枯枝落叶层的截持和林地土壤的调节来发挥其水土保持、滞洪蓄洪、调节水源、改善水质、调节气候和保护野生动物的生态服务功能。
上海林业总站站长朱建华告诉记者,上海市目前主要有两大饮用水源,一是黄浦江上游,二是长江陈行水库。上海林业部门从2003年启动了黄浦江上游水源涵养林建设,历时6年,建成了这片大森林。
黄浦江水质标准事关上海饮用水质量。根据市环保局《上海市环境状况公报》,2003-2006年黄浦江总体水质基本稳定,2007年水质开始有所好转,是5年来首次好转,而2007年正是黄浦江水源涵养林建成的第二年。
近年,黄浦江水源涵养林的生态效应越来越显著:附近空气更清新了,原先黑臭的河道变得清澈起来。大批的鸟儿飞来了。据松江林业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经常在林间与喜鹊、白头翁、乌鸦、山雀、伯劳和野鸽等不期而遇,黄鼠狼、刺猬也时有发现。前不久,已在上海销声匿迹了100多年的“土著居民”——獐,也被放归这片水源涵养林。
黄浦江水源涵养林还将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据透露,林业部门正考虑适当改造涵养林地缓冲区域,建郊野公园供市民游玩。林业部门启动的黄浦江水源涵养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课题,将以详实的量化数据分析黄浦江水源涵养林在固定大气二氧化碳、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提高人类居住环境质量和维护城市生态安全等方面的作用,为上海建设生态型城市提供科学依据。
相关链接
水源涵养林是如何改善水质的?林业专家称,作为城市森林的主要部分,水源涵养林属于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阻止污染物进入水系的林地类型。它通过林冠截留、枯枝落叶层的截持和林地土壤的调节来发挥其水土保持、滞洪蓄洪、调节水源、改善水质、调节气候和保护野生动物的生态服务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