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对市郊农民进行信息化培训
产生日期:2009-09-18 02:38 来源: 上海科技报
近日,一场多媒体科普滑稽戏《橘树下的婚礼》在嘉定举行首演,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郑惠强出席了首演仪式。该剧是上海市政府实事项目千村万户农村信息化培训普及工程主办单位策划的以农村信息化为题材的多媒体科普剧。它围绕市郊某农家种植的橘子从成熟到销售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以生动的实例和形象的语言,将信息化进入农家、帮助农民发家致富的理念,通过农村居民喜闻乐见的滑稽戏形式表现出来。
千村万户农村信息化培训普及工程是今年上海市政府实事项目,由上海市经信委、市农委、市教委和市妇联四家单位联合实施。这一工程除了面向农村基层管理者、农业大户等重点人群,开展信息化应用技能培训外,还面向郊区县的农村居民开展信息化普及宣传。
为推动农村信息化建设,缩小城乡“数字差距”, 2008年起,这四个推进部门联合在本市闵行、嘉定、宝山、浦东、奉贤、松江、金山、青浦和崇明等区县启动实施千村万户农村信息化培训普及工程,计划用三年时间完成面向郊区县1800多个行政村、涉及66万人的信息化培训普及任务。该项工程被列入国家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试点。
农村信息化培训普及工程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农村信息化培训。主要面向农村基层管理者、专业农民和有积极性的普通农民,按照“统一组织、统一教材、统一培训点认定、统一考核、统一发证”的要求开展信息化应用技能培训。根据培训对象的实际情况,培训分为入门班、应用班和提高班三个层次。入门班学员重点掌握“两会两能”,即会打字、会上网,能搜索信息、能收发邮件;应用班侧重于互联网应用技能的培训;提高班学员将学习文档制作处理、电脑外设使用等更深层次的内容。对通过全市统一考核的学员,由四个推进部门联合颁发合格证书。二是农村信息化宣传普及。主要面向郊区县的农村居民,开展电脑、手机、互联网等信息化工具应用的知识普及,引导他们认识互联网,感受信息化。考虑到农村居住地比较分散,宣传普及采取较为灵活的方式,除了主要采用“信息大篷车”“信息小篷车”进村、进厂,组织农村居民观看信息化知识宣传教育片、参加体验活动、阅读普及读本之外,还结合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各类宣传教育活动,以及利用上海白玉兰远程网,开展信息化宣传普及活动。
据悉,2008年已开办学员培训班494期,22927人参加培训并通过考核; 2009年,计划完成3万人的培训和30万人的宣传普及工作任务。截至8月15日,已完成培训21013人,占全年计划数的70%;完成宣传普及207066人,占全年计划数的69%。
记者 张秀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