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产学研成果 服务新农村建设

产生日期:2009-09-09 03:37      来源: 上海科技报

  2008年5月,浦东新区航头镇又一次被评为上海市科普示范镇。一年来,在巩固以往所取得成效的基础上,航头镇不断向农村自然宅村延伸,并以上海世博会为契机,将“产学研社”生活污水处理新项目引进牌楼村,把科普渗透于百姓生活,使所涉及区域宅村的河水更清澈,环境更美丽,广大村民享受到了科技进步带来的实惠,成为镇科普工作的一大亮点。

注重产学研项目推广

  从2008年初开始,航头镇就积极主动地抓住世博会的机遇,以此来加快航头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该镇以城乡互动为契机,经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设计,将生活污水处理项目科研成果融入新农村建设之中,把它作为促进科普工作的平台和抓手,从而引领科普工作持续快速发展。

  镇政府根据牌楼村的自然地理情况及地貌特征,经上海交大设计,决定筹建三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其中牌楼村13组(谈家宅与严家宅)合建一座大型生活污水净化站;牌楼村16组、22组(钟家宅和何家宅)各建设一座小型生活污水净化站。2008年,已经投入450万元,完成并正在使用的“生活污水处理”工程项目226座;2009年,预算投入400万元,再建造“生活污水处理”工程项目180座,共计涉及7个村、46个村民小组,服务农户2000多户,受益8000多人。项目完成后,可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改变当前农村生活污水无序排放的现状,基本达到雨污分流,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确保周围水环境净化和达到规划的水体标准,有利于社区居民生产生活,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注重科普设施建设

  航头镇科普经费每年列入财政预算,并逐年增加投入。2006年科普经费支出80.5万元;2007年175万元;2008年达200万元;2009年预算更高达400万元。

  在镇文化服务中心和15个村、居委的社区活动中心,进一步完善“四个一”工程和建设科普一条街。“四个一”,即一个科普画廊(内容定期更换,每月不少于1次);一个科普活动室(室内配备桌椅,有影视设备,农民一点通和投影机);一个科普图书室(科普书籍逐年增加,达到总数的10%以上);一个科普志愿者小组。

  建设科普一条街是在人流频繁的下沙新街上,通过增加10米以上的科普画廊、固定跨街科普宣传标牌等科普设施,加强科普知识的传播。同时,定期举办科普街头咨询、全民科学健身展示等活动,吸引公众更为直观地了解科普、体验科普、参与科普,使广大群众对卫生保健、节能减排、防震减灾和生活污水处理等方面科普知识有一个新的提高,逐步建设成为航头科普的新景观。

注重科普基地创建

  近年来,航头镇重视农业科普示范基地的建设,开展了农夫果园、古鹤果蔬合作社、福茂食用菌等八大农业科普示范基地建设,为带动广大农民走科技致富之路发挥了很大作用。

  2008年,航头镇着力开展优质粮食示范基地的建设,总规划2000亩。经过努力,航头镇长达村目前已建成600亩优质粮食示范基地。基地通过标准化育秧、机械化操作、专家指导、专业培训,2008年喜获丰收。去年,在全镇推广申优1号 、申优254号等优质良种20550千克,全镇万亩水稻优质又高产。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