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农技中心举办二麦生产中后期栽培管理培训班

产生日期:2009-04-02 04:43      来源: 中国上海网站

  针对今年二麦生产群体不足、个体弱,不平衡性尤为突出的严峻形势,以及“立春”后遭受1951年以来最为不利的持续性阴雨天气影响导致麦苗叶片细长、根系生长不良等现状,近日,市农技中心组织举办了二麦生产中后期栽培管理培训班。培训班特邀了农业部小麦生产指导组首席专家、扬州大学农学院彭永欣教授作专题讲座。参加培训的有各区县农技推广部门主管麦子栽培的技术员、二麦高产创建重点方技术负责人,以及部分规模经营场、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共80余人。

  彭永欣教授在培训会上分析了今年全国小麦生产的严峻形势和当前上海市郊麦子苗情特点,重点讲授了穗数、粒数、粒重的决定时期、增产途径及高产麦子后期长势长相特点等麦子栽培理论知识。同时,针对当前市郊麦苗长势特点提出了四方面管理意见。一是排水、降渍,促根、保根。当务之急是排除田间水和沟内水,要确保出水沟通畅,有条件的地区还应降低内河水位,解决水气矛盾突出的问题,促进根系生长。二是看苗施好拔节孕穗肥。要施好拔节孕穗肥,巩固分蘖成穗,促进小花分化。对于亩穗数不足35万的田块,建议每亩施复合肥15公斤(氮、磷、钾分别为15);对于前期施肥足、生长正常的田块拔节孕穗肥应分二次施用,第一次在倒2叶亩施尿素7.5公斤(苗数25万左右的增加到10公斤),第二次在叶龄余数1.2~0.8叶,施尿素5公斤;对于群体大的田块(50万苗)应在剑叶抽生末期,亩施尿素5公斤。同时,在麦子生长后期可结合病虫防治喷施作物生长调节剂如磷酸二氢钾或硼砂等,促使营养物质向籽粒转化,增加粒重。三是做好病虫草害防治。对于目前杂草较严重的田块,可根据当地植保部门意见,在麦子拔节前选准药剂进行补除。麦子的主要病害有赤霉病和白粉病,虫害以蚜虫、粘虫和灰飞虱为主,赤霉病应在麦子始花期进行,一般防治二次,对灰飞虱的防治,可在防病害时兼治。四是注意冻害补救。麦子拔节后如出现零下3~5℃的低温,处于雌雄蕊分化期的麦子幼穗将会受冻,而且还会发生叶鞘受冻现象,对产量会构成严重威胁。当冻害现象出现后,应及时进行剥查,并根据受冻程度采取相应补救措施。一般情况下,当有10%左右的主茎受冻时,不必采取补救措施;当有30%麦子主茎受冻时,每亩宜施尿素7.5公斤,并视受冻麦田群体作适当调整。

标签: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