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农民工的心声带进会场
产生日期:2009-01-16 02:45 来源: 解放日报
“这几天,农民工纷纷返乡过节,节后回城找不到工作怎么办?”昨天中午会议结束后,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制造部班组长洪刚和上海市安装工程有限公司一分公司焊工班长张雄伟这两名农民工代表直奔普陀组,与这个农民工最集中的中心城区代表一起商量对策。
两名农民工代表和周国雄、严爱科代表以及来自普陀区总工会的旁听市民金今,五人凑在一起“开小灶”。洪刚说,前天中午,他们几名代表来到铁路上海站走访春运回乡农民工,想把他们的心声带进会场,不少农民工因担心节后被炒鱿鱼而准备提前返城,还有的为保住饭碗放弃回家吃团圆饭。在购票大厅门口,洪刚看到普陀区总工会设立的临时摊点,正向农民工发放“天天职场开辟就业绿色通道”宣传单,向他们告知春节后农民工专场招聘会、专用职介窗口开放地点和时间等信息。洪刚很感慨:“不少农民工揣着这张可能为他们带来岗位的绿单子上火车,心里肯定很温馨,希望更多职能部门推出这样的举措。”
严爱科告诉洪刚,“除了宣传单上提到的服务项目,普陀区还将联合区司法局、劳动保障局等单位开展服务咨询活动,为返城农民工提供政策解答、法律咨询、就业指导、培训宣传等服务。”周国雄认为,“除了宣传单上的内容,还要为农民工送技能。”代表们现场策划起来,大家觉得最好由区职工培训中心牵头为农民工提供在岗培训、技能储备培训的多种菜单,通过区域性职代会等多种途径进行宣传推介,此外,还可以依托职工帮困基金为这些培训项目“埋单”,以解农民工后顾之忧。
张雄伟建议在本市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增公益性就业岗位尽量多为节后返沪农民工预留岗位;将那些已经与企业签订一年以上合同、在金融危机中失业的农民工也纳入本市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