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角摘得“国际花园城市”桂冠

产生日期:2008-11-12 01:55      来源: 解放日报


  解放日报讯 (通讯员 蔡双琪)有着宜居城市“绿色奥斯卡”之称的“2008年第12届全球国际花园城市总决赛”前天评选揭晓,据昨天凌晨联合国环境保护署官方网站上消息称,上海青浦朱家角荣获“国际花园城市”称号,从而摘得了全球人居环境最高奖项的桂冠,成为中国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小城镇。

  “国际花园城市与国际花园社区”竞赛活动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认可、国际公园协会主办,是目前全球唯一涉及城市与社区环境管理、生态建设、资源利用、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等重要议题的国际竞赛,也是目前世界城市建设与社区管理领域的最高荣誉之一。自1997年举办以来,历时十一届,本次第12届竞赛活动有近30个国家的上百个城市申报,其中来自15个国家的27个城市进入总决赛。

  依据以往的惯例,国际花园城市按人口数量将参赛城市纳入5个等级进行评比。朱家角所在的城市组B类(2万-7.5万)属于较小城镇类型,是此次竞争最为激烈的等级,参与城镇占到参与竞赛城市总数的1/3。朱家角作为该类城市中唯一的亚洲代表,与来自瑞士、英国、新西兰、加拿大、捷克、波兰等国的8个小城市进行了较量,最终凭借优秀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谐的生态人居环境以及悠久而独特的水乡文化脱颖而出。    

  按照竞赛组委会对国际花园城市竞赛的参赛要求,参评城市就城市景观改善、遗产管理、环境保护措施、公众参与、健康生活方式、未来规划六个方面进行现场陈述和答辩。朱家角在环境治理与文化创新方面的实践和成效赢得评委高度肯定。本着尊重古镇与保护古镇的理念,朱家角从2002年开始,编制了《朱家角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对老街改造与古宅修缮的实施措施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和充分的预案。在具体的保护过程中,朱家角为历史文物全部建立电子档案,对重点民间古建筑进行保护性收购;将供电、有线电视、通讯等架空线全部入地;对北大街、漕河街等进行历史风貌保护性修缮,修旧如旧,重现古镇昔日的风采;调整经营业态,迁出不适应古镇历史文化氛围的商业项目;共累计投资近3亿元人民币。同时,朱家角采用本地树种大面积植绿护绿,目前当地的绿地覆盖面积1257.1万平方米,绿地覆盖率为45.73%,人均拥有绿地面积106.35平方米,比2002年增加80%。在水环境整治方面,朱家角修建污水处理厂,投资2200万美元全面开展古镇污水管网改造,铺设污水管网69公里。工业污水处理率和生活污水处理率均达100%,饮用水水源的水质达标率为100%。朱家角近年来在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方面的实践也成为参评的一大亮点,在完好保留当地藏书、田山歌、端午节等传统民俗文化的基础上,举办水乡世界音乐节,开设匾额、丝绸、手工艺等新的文化展馆,吸引文化名人入驻古镇,实现了高雅文化与民俗文化的有机融合。

标签: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