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种洋蔬菜悄然上上海餐桌
产生日期:2008-10-07 00:53 来源: 中国上海网站
部分品种进入超市大卖场青菜、生菜、卷心菜,节日里,提不起胃口的你是否又在抱怨餐桌上的蔬菜“老三样”了?别急,在上海市农科院特种蔬菜研发中心,一处上百亩的“异域菜园”,300多种来自异国他乡的“客家菜”足以让市民餐桌翻遍“花头”。
松江五厍现代农业园区内的这所菜园子很是特别。放眼望去,并非一片绿油油的菜地,倒像是座色彩斑斓、香气扑鼻的“百草园”:九层塔、胡卢巴、羊栖菜、琉璃苣……名字稀奇古怪,吃到嘴里各有各的味道——
埃及野菜以嫩茎和叶做菜,凉拌、热炒口口香鲜,因富含抗坏血酸和钙,还享有“菜用黄麻”的美誉。据说某些有创意的厨师将其晒干磨粉,再掺入面粉,即可做出具有尼罗河风味的上海糕点;
水陆“两栖”的金莲花来自秘鲁、智利等南美国家,这个季节正好开花。摘下新鲜的叶子做成色拉或调汤,可以清热解毒、养肝明目、提神健胃;
原产日本的芝麻菜有三种“渐变味”:如果蘸酱生吃,刚入口是股芝麻香,嚼一会儿有点辣丝丝。若是炒熟了再尝,辣味就成了苦味。
同样来自日本,七色叶甜菜的叶柄呈粉红、白、橘黄、金黄、紫等七种不同颜色,不仅色彩养眼,而且富含磷、硒,其外叶可多次采收,清炒、凉拌、汤煮皆美味。
市农科院特种蔬菜研发中心负责人陈龙英研究员说,自1998年以来,该中心陆续从美国、日本、马来西亚、法国等地引进了几千个蔬菜新品种。经过多年试种,先后有300多个品种适应了上海的气候环境,其中有不少已被市郊菜农或蔬菜合作社引种,有望陆续点缀市民餐桌。
当然,由于“出身”不俗,大部分特种蔬菜走的是餐饮直供、礼品蔬菜等高端路线,目前仅20%的品种进入了超市、大卖场。市民若想大饱口福,不妨趁着长假到附近的宾馆、饭店、度假村走走看看,一家人来顿“蔬菜宴”大快朵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