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嘉定区加大投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产生日期:2008-07-04 01:58      来源: 东方城乡报

    认真贯彻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推进新农村建设,上海嘉定区把建设现代农业作为首要任务,围绕发展高效、生态农业这个重点,舍得投入,发展特色农业,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农业组织化程度。

    嘉定区瞄准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目标,在最近几年不断增加农业投入的基础上,今年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着力强化现代农业设施、产业、技术和人力资源支撑,仅该区稳粮资金统筹总额一项就达4300万元左右,比上年增加了1500多万元。
近3年来,嘉定区先后在农业上投入了4.5个亿,主要用于基本粮田的设施建设和设施菜田的建设,同时对种植业农民从粮食的种子、化肥到农药实施补贴。今年,该区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上又推五大举措:

    ———增加农业补贴,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建立稳粮资金。对本区范围内种植水稻的农户和从事水稻种植的其他农业生产单位,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农场等,给予良种、肥料、农药、种植面积和农机作业服务补贴,种植粮食平均每亩补贴提高到600元左右(包括物化和现金补贴)。今年完成2000亩设施菜田和2500亩设施粮田建设,确保7万亩粮田种植面积。

    ———发展特色农业,强化现代农业产业支撑。注重农产品品牌的培育,在形成马陆葡萄、徐行观赏鱼、安亭银杏等的一镇一品基础上,大力推广华亭哈密瓜,争取发展到600亩次;加快外冈腊梅基地的设施建设,计划扩大到1000亩;扩大草莓生产规模,力争达到1000亩。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强化现代农业科技支撑。加快成立蜡梅和观赏水族等特色农产品研究所,区建立“小巨人基金”,鼓励农业科技创新,对农业的品牌培育给予扶持。目前该区已获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有机食品认证的产品分别达到27个、2个和4个,获市安全卫生优质农产品认证产品达到8个。

    ———提高组织化程度,强化现代农业发展方式的支撑。切实解决农业小规模生产与集约化生产的矛盾。力争全区土地流转率达到90%以上,在已建立50余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将再成立12个大型粮食和农机合作社。

    ———培育新型农民,强化现代农业人力资源的支撑。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入户,完善进村入户的有效机制和办法,形成以技术指导员为纽带,以示范户为核心,连接周边农户的技术传播网络,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标签: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