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乳业在全国建立各类加工企业25家 销售收入占公司乳制品销售总收入的70%左右
产生日期:2007-09-04 06:37 来源: 光明食品集团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依照“用全国资源做全国市场”战略,从1995年起,进行全国化布局,迅速走出上海,走向全国。10多年来,光明乳业已经在全国各地建立了独资、合资、合作、定牌加工等各种类型的加工企业25家,在全国主要城市设立了9家销售型企业,几十家销售分公司或办事处。目前,光明乳业在全国15个省市投资发展了11家合资企业,10家实质上的独资企业,4家加工工厂,投资注册资本金超过6.6亿元,基本实现了全国性的战略布局。近年来,除上海地区以外的全国乳制品年均销售收入约40亿元,已占公司乳制品销售总收入的70%左右,光明乳业已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国性公司。
光明乳业在实施走向全国战略的过程中,带动了各地奶牛饲养的稳定发展,带动了奶农的共同致富。据不完全统计,光明乳业在全国共带动养牛户约3.5万户。光明乳业向每一个奶业基地及当地政府做出承诺:实现“三个保证”,即保证国家税收、保证牧民奶款和保证企业职工工资按时发放。光明乳业在加强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既带动了当地奶牛资源的开发和农业结构的调整,又为光明乳业扩大了奶源基础和市场发展余地,将双方的优势结合起来,达到了共同发展的目的。其中比较突出的是黑龙江富裕县和内蒙古呼伦贝尔鄂温克旗。
黑龙江光明松鹤乳品公司地处黑龙江省富裕县,是光明乳业在北方的“中央工厂”。工厂引进了2套丹麦速溶功能性奶粉生产线,10多条瑞典超高温灭菌奶生产线,并投入巨资进行厂房、公用设施及环保设施扩建。为了建设优质收奶系统,光明乳业在当地投资建起了150多个机械化挤奶站,奶资保证兑现,给农民养牛带来了方便,极大地解放了奶农的生产力,激发了全县农民的规模化养牛热情。机械挤奶,也使奶质明显提高,彻底改变了过去奶农分散饲养,手工挤奶,鲜奶细菌数居高不下的状况。如今,这条绿色乳业链带动了2.5万户农民致富奔小康,全县农民从奶牛饲养中取得的年收入近3亿元,人均纯收入1500多元。牧业产值占当地农业总产值比重达61.5%。公司发展还带动了当地交通运输、饲料、兽药、保险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力地拉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帮助奶农走上致富之路。
内蒙古是我国传统的奶源基地,光明乳业早在1995年就走进呼伦贝尔大草原,筹建了光明乳业走向全国的第一个乳品加工基地呼伦贝尔光明乳业公司。为了帮助牧民提高奶牛养殖技术,光明乳业派出国内外专家到当地进行技术指导,技术人员深入草原,向牧民广泛宣传科学养牛知识,举办奶牛人工授精培训班,免费提供数万支良种公牛冻精和一批良种牛犊,帮助改良当地奶牛品种。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牧民逐步改变了原先落后的饲养习惯,变散养为圈围,采取添喂精饲料,建造适应当地天气特征的牛舍,使用机械挤奶等技术措施,奶牛单产高出原先的3~4倍,牧民收入取得翻番增长。10年来,光明乳业已经在呼伦贝尔草原上树起了日处理能力达250吨的3座奶粉塔,呼伦贝尔光明也成为光明乳业最主要的大包装奶粉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