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金山区星火村人均年收入跃万元
产生日期:2007-05-16 03:24 来源: 上海市农委办公室
上海金山区金山卫镇星火村地处本市中远郊农业地区,现有村民小组20个,农户数831户,总人口3171人,劳动力1921人。近年来,村两委班子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放在突出位置,组织农民,转移农民,引导农民,服务农民,走出了一条创业促就业、就业促增收,多管齐下,促进农民增收新路子,取得较好成效。2006年,全村劳动力非农就业9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705元,比金山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8724元高出1981元,幅度达22.7%。其中家庭经营性收入1680元、工资性收入7303元、转移性收入1680元、财产性收入507元,分别占到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1.4%、68.2%、15.7%和 4.7%。
一、发展民营经济,带动农民非农就业。近年来,全村扶持发展民营企业10多家,有效带动本村富余劳动力就业。位于该村9组的星宇椅业公司,年销售额8000万元,现有职工人数250余人,其中一半以上职工来自本村富余劳动力。
二、扶持农民创业,实现农民自主就业。一是大力兴办"家庭作坊",变农民为商人。全村现有从事塑料加工、印刷、模具加工和摩托车修理等二、三产业业主158人,占全村总劳动力的8.2%。该村村民徐连根,近年来经营加工磨具模具,年收入达50万元,还吸纳本村劳动力30余人。二是发展家庭运输业。全村农民个人拥有轿车38辆、货运车80辆,从事家庭运输业。平均每一从事运输业村民全年纯收益达3万元以上。2006年,通过农民自主创业就业,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2235元,占全年总收入的21%。
三、发展规模经营,推进农业内部就业。建立健全承包地流转机制,坚持"依法、有偿、自愿"原则,鼓励和引导农户自愿流转承包地,推动农业规模经营。在保障农民每年每亩不低于450元流转收入的基础上,通过发展规模经营,吸纳有劳动能力的农民成为农业工人。2006年,通过农业内部就业,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2662元,占全年总收入的25%。
四、加强内部管理,鼓励农户闲置房出租。该村现有3800余名外来人口,其中3200余人租赁村民闲置用房,基本做到每户至少有一处房屋出租。2006年,农户闲置房出租收入达98万元,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310元。
五、落实社会保障,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全村现有"征地养老"和参加"镇保"人数达1488人,其中有10个村民小组90%的村民实现了养老保障。2006年全村共领取的征地养老金和"镇保"两年过渡期生活补助两项合计191万元,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60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