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鸟理念”催生“农业航母”

产生日期:2007-04-18 07:15      来源: 文汇报

    文汇报讯  (记者薄小波)落户上海奉贤的上海高榕食品有限公司,为保证全年不间断供应深加工农产品,采取了“候鸟”式的经营理念,南至福建,北到黑龙江,共辐射带动了全国10个省市的25万亩生产基地,帮助全国6.58万户农民增收2.04亿元。而像高榕公司这样的“候鸟”,目前在奉贤现代农业园区内已有数十只,这种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
   
    奉贤现代农业园区是2000年上海首批启动的四个市级农业园区之一,2004年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通过这几年的发展,园区荟萃了国内外一流的农产品加工领域的大公司、大集团和知名品牌企业,目前已有各类农业龙头企业40家落户,形成了蔬菜食用菌加工、肉类加工、水产品加工、乳制品加工、生物科技五大产业链,每个产业链都有1-2家龙头企业。
   
    落户园区的企业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方式,根据国内外市场的需求,与客户签订销售合同,然后根据合同的品种数量,结合各地区的状况,与农户签订“定品种、定面积、定品质、定收购价格”的种养合同,以稳定的价格对农户的产品进行收购,而企业成熟的市场运作,先进的深加工技术,使农民与企业实现了双赢,在企业实现赢利的同时,也保障和增加了农民收入。
   
    除了目前雄居国内农产品出口销售前茅的高榕公司,落户园区的“汉德”公司辐射带动了上海、广东、浙江、广西、海南五省市的16万亩虾塘,帮助6750户农户增收3500万元,“大山合”集团辐射带动了11个省市3.18万亩生产基地,帮助3万户农户增收3.2亿元。随着“绿色环保、高科技、高投入、高产出、高辐射、符合市场需求”的农业企业不断入驻园区,园区形成了特定的品牌定位,带动了现代农业的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提高了农民收益。预计到2010年,将建成农产品加工总产值100亿元,增加值25亿元,在全国领先的农业产业化的“航空母舰”。
   
    奉贤现代农业园区的示范效应,也带动了奉贤全区农业组织化程度的提高,目前全区已组建10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和8个专业协会,遍及7个镇3个开发区,入股社员达13300多户,带动农户2.8万户。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上海沪哈粮食生产合作社、上海南北渔业养殖合作社,分别与黑龙江哈木兰县和新疆吐鲁番市跨省市合作组建,这在上海郊区属首创,市场化、产业化程度较高的现代农业“候鸟”式经营理念,正在悄悄改变着农民们守着门前田地的传统观念。
标签: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