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郊2006年虾、蟹类养殖产量产值双提高

产生日期:2007-01-09 04:01      来源: 上海市农委办公室

    上海养殖业的优势品种虾、蟹类,今年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趋势,养殖产量和产值都有所提高。经初步统计,2006年虾、蟹养殖面积达28万亩(含混养面积),产量达7万吨,虾、蟹类产值达20亿元。其中,河蟹和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达22万亩;河蟹产量达14600吨,同比增长3%;南美白对虾产量达5.4万吨,同比增长二成。三个"产业带"即海水虾类产业带、淡水虾类产业带、河蟹产业带,生产稳定、经济效益明显。这是日前召开的"上海市虾、蟹类养殖技术协作组座谈会"上传出的信息。


    市水产办主任梁伟泉在会上对本市2006年虾、蟹养殖取得的成果给予肯定,并对今后虾、蟹类发展提出了"六个提高"的要求:一是提高虾、蟹类养殖规模水平,各区、县在渔业发展中,要稳定虾、蟹养殖面积;二是提高养殖水平,要科学指导虾、蟹养殖,如控制放养密度、建造蓄水池、加强质量监督等措施,全面提升养殖质量;三是提高组织化程度,现在本市有44家渔业专业合作社,要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吸收更多的养殖户进行组织化生产;四是提高队伍素质,各地要重视技术人员、合作社带头人、龙头企业负责人的管理水平。同时要加强对养殖渔民的教育,通过培训、宣传教育等形式,增强他们的守法意识、合同意识和诚信意识;五是提高基础设施水平,上海虾、蟹类发展不求多,而是要做精、做优,要建立养殖生态区、标准化养殖场;六是提高市外养殖规模,积极鼓励专业养殖户走出去,拓宽养殖空间。


    与会同志就本地虾、蟹类养殖技术、标准化生产、渔业合作社作用、今后发展规划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参加本次会议的有各区(县)水产办主任(科长)、渔业经济合作组织的负责人和养殖大户,共计50余人。

标签: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