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青浦11项举措实实在在惠农
产生日期:2006-11-09 02:50 来源: 解放日报
青浦区去年专门推出了聚焦“三农”的大型调研。“调研结果告诉我们,要真正让农民得实惠,关键还得从全面提升农民素质,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入手。”青浦区区长蒋耀介绍,今年起,该区打出一套“组合拳”,一口气出台了扶持经济薄弱村、提高乡村医生收入水平、建立农民特种保障机制等11项惠农举措。
培育高素质的新农民,是惠农举措的核心内容。据悉,从下学期开始,凡是在青浦区中等职校就读的农村户籍学生,可免去一半学杂费;选择农业专业的学生,更可免去全部学杂费,并获得生活补贴。为此,该区准备投入近千万元,届时至少有2000名学生受益。有关人士指出,此举不仅有利于促进农村人口顺利向非农产业转移,同时也为农业领域塑造了有较高素质的新一代经营主体。农民的健康守护神———乡村医生,也得到“重点关怀”。赵巷镇金葫芦农民新村的乡村医生吉锦昌说,近年青浦乡村医生收入年年见涨,去年他的年收入达到了1.8万元,今年更可望突破2万元。不仅如此,最近全区430多名乡村医生还被全部纳入了镇保。
促进农民长效增收,需要挖掘都市农业新空间。今年,除了继续加大对农业和农民的直接补贴,青浦区还积极转变传统的农业盈利模式,着力发展高附加值的特色农业,并通过一产、三产联动,发展“农家乐”、“渔家乐”等农事旅游项目。 比如,朱家角镇淀山湖一村,村民收入原来主要靠捕鱼、养鱼和外出打工,但近年为保护淀山湖生态,村民不再“靠水吃饭”,就业难题逐渐浮出水面。然而,一个“金舟渔村”休闲旅游项目很快将落户此处,不久将来,村民只要摇一摇渔船,烧一烧渔家饭,招呼招呼市区来客,就能获得丰富的收入来源。据悉,目前青浦已在朱家角镇、金泽镇、白鹤镇、夏阳街道等地启动了农业游建设试点,农民可通过“叫卖”乡土生活方式实现增收致富。
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切实提升农民的生活品质。近年,农村中小河道淤积严重,水系割裂,生态退化,影响了郊区百姓的生产、生活,成为郊区发展中的不和谐因素。今年,青浦区提出了“千河整治”工程,准备用三年时间全面整治1800多条镇村级河道。整治的手段,包括网箱拆除、畜禽整治、河道疏浚、河道保洁等。不久后,这些“毛细血管”河道将呈现出水流畅活、坡岸有绿的全新面貌。此外,青浦区的“水乡危桥动态修建”、“污水处理体系建设”、“农家卫生间改造”等工程也在一一实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