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启动2006年农资打假专项治理秋季行动

产生日期:2006-09-12 07:03      来源: 上海市农委办公室

    9月5日,农业部在京召开"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秋季行动视频会议"。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张玉香代表牛盾副部长作了工作部署。9月-11月,农业部将以种子、农药、肥料、饲料、兽药(兽用生物疫苗)、农机打假和监管为重点,集中组织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秋季行动。重点开展5项工作:


    一是严格清理农资市场主体。各地将对辖区内的所有农资生产企业和经营网点进行一次"拉网式"排查,主要核查生产经营许可证、产品审批登记证号、进销货台帐以及经营资格条件等。


    二是严厉查处假劣农资坑农害农案件。各地将按照"五不放过"原则,集中力量查处假劣农资坑农害农案件,彻底查处假劣农资的源头和流向,坚决追究违法企业或个人的行政、民事和刑事责任。  

          
    三是积极开展农资质量监督抽查。各地将逐步建立健全农资质量定期监测和动态抽检相结合的制度,把群众反映较多、问题突出的区域、市场、产品和企业纳入重点监测范围。今年将重点抽查小麦、油菜、蔬菜及本地重要经济作物种子,水稻、蔬菜、果树用农药和小麦种子包衣剂,大宗畜产品、水产品养殖用兽药,以及复混、复合、微生物、叶面和有机肥料,并依法及时公布抽检结果,曝光一批违法违规企业和不合格产品,引导农民放心消费。


    四是大力推进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各地将大力引导和鼓励农资连锁经营龙头企业到农村基层发展网络直销、加盟连锁等多种营销方式,并积极创造条件,在省部共建示范村、联系村设立"放心农资店",把放心农资和科学使用农资知识送到基层乡村、送到田间地头,确保秋冬种农业生产顺利开展。


    五是切实搞好农资打假与监管信息服务。加快"12316"全国农业系统公益服务统一专用号码的开通工作,解决各地农资打假投诉举报电话不统一、农民投诉举报难的问题。


    上海市农委副主任施兴忠在上海分会场对贯彻全国会议精神提出四点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搞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秋季行动对于规范农资市场秩序、提高各类农资产品质量、促进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都具有重要作用。各级农业部门要把这项工作放上重要议事日程,精心部署,深入推进,确保实现年初预定目标。


    二、把握治理重点。一是抓甲胺磷等违禁农药查处;二是抓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有机肥整治;三是抓劣质种子查处;四是抓假冒畜禽生物制品查处。


    三、加大案件查处。对于涉及农资的违规违法案件,有一件查一件。坚决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严肃查处。大的案件要逐级上报,一查到底,依法严格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对于查处的典型案件要公开曝光宣传,起到教育、警示、震慑作用。


    四、增强工作合力。市农委市场信息处要发挥牵头和综合协调作用,委内各相关处室要加强信息沟通,定期专报有关情况。并加强自身队伍建设和基础工作建设,形成农资打假专项治理的工作合力。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