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第0340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产生日期:2021-06-15 13:45      来源: 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分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建议”收悉,办理答复情况如下。

代表建议对于上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问题与短板把握准确,提出关于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分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建议对于进一步深化推进本市乡村振兴工作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近年来,本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美丽家园、绿色田园、幸福乐园“三园”工程为总抓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积极探索超大城市乡村振兴发展道路,推进本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涉农预算支出逐年增长。5%的盘活建设用地指标用于乡村产业发展。涌现出华固、由由等一批示范性高端智慧农业项目,引领本市农业现代化水平提升。持续提升乡村人居环境,建设了三批69个乡村振兴示范村,推进农民相对集中居住。进一步发挥乡村保障供给、生态涵养、文化传承功能,努力成为高科技农业的领军者、优质产业发展的重要承载地、城乡融合和生态宜居的示范区。诚如您的代表建议中提出的,还存在一些瓶颈和短板。我们将进一步完善顶层制度设计,采取有力措施努力破解这些瓶颈性问题。

1. 关于强化人才干部队伍支撑。近年来,本市不断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将加强农村基层党建与促进乡村振兴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注重吸引高校毕业生、机关事业单位优秀党员干部到村任职,不断强化“班长工程”,积极探索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路子、新格局。持续为农村输送有生力量,从市级机关、市属国有企业选派200名优秀干部到经济相对薄弱村担任驻村指导员,积极参与驻在村党组织建设、经济发展、帮扶解困、服务群众等工作。大力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增收。落实落细《加强本市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就业指导意见》(沪府办发﹝2018﹞43号)。对本市60岁以下农民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后鉴定考核合格的按规定标准给予培训费补贴,通过大规模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带动农民整体技能素质提升。2018-2020年开展非农就业培训和岗位技能提升培训39.7万人次。建立并推广乡村规划师制度,积极引导优秀设计人才下乡。鼓励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设计师参与村庄规划设计,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撑,提升乡村活力。

2. 关于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近年来,本市按照上海乡村“作为超大城市的稀缺资源、城市核心功能的重要承载地、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战略空间”的定位,整体谋划镇域空间布局体系,开展了一系列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通过空间规划优化协调城乡空间关系,形成城乡融合、区域一体、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促进城乡空间和功能融合发展。市有关部门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建立健全我市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健全财政投入保障制度,研究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优先支持乡村振兴政策方案,并积极引导市属国有企业助力乡村振兴。同时,积极盘活乡村土地资源,重塑乡村土地格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积极推进高能级产业进入乡村,促进乡村企业转型升级。鼓励利用集体建设用地作价入股等政策工具降低企业前期投资成本,吸引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集聚,使集体经济组织分享企业经营发展收益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如金山区朱泾镇“花开海上”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作价入股的方式参与开发,还有浦东张江盘活农宅推出的乡村人才公寓等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3. 关于分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近年来,本市相继出台了《上海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上海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2018-2022年)》,以推进“三园”工程、实施六大行动计划、落实三大保障机制为重大抓手,初步形成以规划为引领、政策为支撑、项目为基础的乡村振兴战略制度框架体系。在工作推进过程中,注重因地制宜、分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编制《上海市乡村振兴“十四五”规划》过程中,结合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新目标和新要求,更加注重根据各区不同的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对未来五年的工作进行了谋划。如在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方面,“十四五”期间,依托各区农业资源禀赋和特色产业发展基础,全力打造一批规划定位明晰、资源要素集聚、品牌优势突出、生产方式绿色、技术装备先进、产业融合创新的绿色田园先行片区,示范引领都市农业高质量发展。

3月14日,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沪委发〔2021〕8号)。《上海市乡村振兴“十四五”规划》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即将印发实施。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借鉴意见建议,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面向全球、面向未来,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落实执行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各项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进一步发挥超大城市乡村功能,积极探索乡村这一稀缺资源成为城市核心功能重要承载地、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战略空间的有效实现形式与路径。

标签:

分享到:

字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