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在农业信贷风控体系上的创新与应用项目申报指南
2017年,农业农村部搭建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直报系统,为在上海地区建立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征信和风险控制体系,利用大数据原理和信息化手段,探索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评价体系,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难、成本高等问题。在农业农村部计划财务司支持下,受上海市农业委员会委托,本单位开展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信用及风控体系项目研究与应用,现发布项目申报指南如下:
一、研究内容
1.建立适用于上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用和风控数据采集方法,制定数据采集标准;
2.对接多渠道经营主体信用及风控相关数据,解决数据授信来源,实现数据及业务应用整合;
3.构建适用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用体系和风控模型,建立适用于主体的信用及风险评估算法、授信审核及额度策略模型;
4.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直报系统上实现主体线上申请、风险评估、贷款保险及等级评定应用。
二、研究目标
1.创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评分系统,构建金融风控数据模型;
2.制定相关金融机构数据及系统技术对接标准,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信贷业务处理效率;
3.对接金融机构服务,实现3-5家金融机构产品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直报系统上应用;
4.实现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直报系统整合,在上海地区建立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评估和风险管理线上应用,可满足2万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用需求。
三、研究时间
该项目研究时间为: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阶段:2018年12月至2019年02月,需求分析及架构设计, 制定主体数据采集标准及直报系统整合方案;
第二阶段:2019年03月至2019年10月,完成新型经营主体信用及风控数据库搭建,风控模型、信用体系搭建,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直报系统整合并开展线上信贷业务;
第三阶段:2019年11月至2020年07月,完成数据采集对接工作,完善信用及风控体系建设,深入实施项目应用;
第四阶段:2020年08月至2020年12月,完成项目小结,总结研究成果,开展项目验收。
四、申报须知
(一)研究预算
本项目研究经费预算不得超过500万元,用于以下内容实施:
1. 信用和风控数据采集及体系建设;
2. 风控模型、算法设计及创建;
3. 各相关数据来源的对接和整合;
4. 新农直报系统的数据及功能整合。
(二)申报条件
1.凡在本市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科研、教育、技术推广,无不良诚信记录的单位均可申报本项目;
2.申报单位须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直报系统有一定的了解,具有一定的研究开发能力,有较好的前期研究基础;
3.申报单位须提供营业执照、上一年度纳税证明(复印件)和有关银行提供的资信证明(原件)。
(三)申报说明
本项目研究形成的软件著作权由上海市农业发展促进中心与申报单位共同享有。
(四)申报要求
1.申报材料请采用A4纸双面制作,申报材料一式六份,由申报单位审核签章,具体申报格式详见《上海市金融支农服务创新项目课题可行性报告》(附件);
2.申报单位请在2018年11月29日前,将申报材料送交上海市农业发展促进中心(仙霞西路779号1号楼3楼),联系人:李巧璐,联系电话:021-62091138。
(五)项目管理
申报结束后,我们将及时组织专家评审,评审会采取答辩方式进行,申报单位可以 PPT 方式介绍申报内容,并现场回答专家提出的有关问题。待确定中标单位后,上海市农业发展促进中心将与其签订项目合作协议书。
附件:《上海市金融支农服务创新项目课题可行性报告》
上海市农业发展促进中心
2018年1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