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上海镇村工业基本情况

    2004年,上海郊区镇村工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努力克服电力资源紧缺等不利影响,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大投资和外向型经济发展,全年经济继续保持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为农民就业、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1、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144亿元,同比增长30.1%;实现工业总产值6011亿元,同比增长35.7%,实现利润318亿元,同比增长35.3%,上交税金199亿元,同比增长57.9%。保持了经济与效益同步增长。

    2、企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内资企业户数减少,下降14.5%,外资企业户数增加,同比增长6.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明显增加,增长9.3%。
       3、非农就业岗位继续增加。全年从业人员187万人,比上年净增20万人。增长11.9%;劳动者报酬达到256亿元,比上年增长11%;本年度镇村工业累计吸纳城镇下岗失业人员6万多人。

    4、乡镇工业园区集聚效应凸现。乡镇工业园区经过梳理、整和,工业小区总数减少至100个,同比减少17%,但落户企业达到5万家,净增21.9%;从业人员达到95万人,同比增长10.4%;完成工业总产值2421亿元,同比增长18.4%;上交利润128亿元,同比增长8.4%;上交税收93亿元,同比增长68%。分别占镇村工业产值的40%、利润的29%、税收的46.7%。

    5、农产品加工继续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共有4347个,从业人员60万人,完成增加值252亿元,实现工业产值981亿元。被农业部评为国家级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11家,市级24家。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