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肉脂型、瘦肉型猪?
产生日期:2012-10-14 05:32 来源: 上海三农服务热线
随着人们生活状况的改善,对食品要求也在改变。养殖者为适应需求,从不同的经济价值考虑,而培育出适合不同市场需求的不同类型的猪种。通过品种杂交获取所需求的商品猪。
根据猪的产肉特点和外形特征,大致将猪分为瘦肉型猪、脂肪型猪、兼用型三种不同经济类型。按国家标准GB8468-47和GB8470-87规定,瘦肉型猪的胴体瘦肉率至少为55%,其生长发育快,肥育期短。瘦肉型猪在肥育期有较高的氮沉积能力,生产瘦肉的能力强,能有效利用饲料转化为瘦肉,瘦肉占胴体重55%~65%,这类猪又分为鲜肉型和腌肉型。典型代表猪是长白猪。
脂肪型猪能生产较多的脂肪,胴体瘦肉率仅占35%~45%。背膘厚5.0厘米以上。这种类型的猪成熟早、繁殖力高、耐粗饲、适应性强、肉质好。对蛋白质饲料需要比瘦肉型猪低,需要较多的碳水化合物饲料,饲料转化率较差。典型代表猪种有我国大部分土种猪,如淮阴黑猪、太湖猪、南汇白猪等;国外品种有巴克夏猪等。
兼用型猪的体型、胴体肥瘦度、背膘厚度、产肉特征、饲料转化率等均介于瘦肉型猪和脂肪型猪之间,有的偏向于瘦肉型猪,称肉脂兼用型猪,有的偏向于脂肪型猪,称为脂肉兼用型猪。瘦肉占胴体重45%~55%,背膘厚3.0~4.5厘米。代表种有苏联大白猪、兼用型约克猪等。
商品猪是利用这些猪作种猪并杂交利用。如三洋猪,即三种瘦肉型猪杂交获得高瘦肉型猪;二洋—土猪杂交,可得到较高瘦肉率商品猪,但兼顾了繁殖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