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树近期病虫发生趋势及防治意见

产生日期:2021-05-21 13:25      来源: 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病虫情报总第14期(瓜果第2期)

近日,根据监测点调查数据预测,桃树梨小食心虫、绿盲蝽和细菌性穿孔病等多种病虫害即将进入高发期,为确保作物产量,各区应提高警惕,密切关注成虫动态,及时做好防治工作。

一、病虫发生情况

1、梨小食心虫

各性诱监测数据显示,5月8日~18日为全市第一代梨小食心虫成虫高峰期,比去年提前3天,峰期持续期长,诱虫量偏低,水蜜桃监测点峰期略早于黄桃监测点:金山高峰期为8~14日,浦东为10~16日,奉贤为12~18日;5月10日(浦东)和5月17日(奉贤)为诱虫高峰日,诱虫量分别为14头/诱芯和17头/诱芯,峰期平均累计诱蛾量43头/诱芯,为近三年最低。田间蛀梢率较低,多数果园未查见蛀梢,在重发果园平均蛀梢率1.0%。

全市梨小食心虫产卵高峰期5月14日~22日,卵孵高峰期为5月19日~27日。

2、绿盲蝽

今年3月27日田间绿盲蝽成虫在嘉定葡萄监测点始见,高峰期从4月26日持续到5月10日;桃园各监测点于4月下旬始见,高峰期集中在5月10~18日,晚于葡萄园高峰期,不同地区虫量差异明显,高峰期浦东平均累计5头/诱芯,奉贤31头/诱芯,金山3头。

田间危害近日有所上升且出现新梢危害:5月8日奉贤重发果园调查平均叶危害率3.70%,均为老叶危害;5月14日重发果园上升至17.75%,面上轻发果园4.89%;5月17日金山测报点绿盲蝽叶危害率14.18%,且部分为新叶危害。5月19日浦东虫果率2.33%。目前二代绿盲蝽已经进入卵孵化期,预计全市桃园卵孵化高峰在5月28日~6月5日。

3、细菌性穿孔病

近期温度适宜,雨水增多,细菌性穿孔病上升趋势明显,进入盛发期:4月下旬全市平均病叶率2.05%,病情指数0.42;5月14~19日,常规果园平均病叶率5.7%,病情指数1.29,重发果园病叶率14.35%,病情指数3.40。

4、其它

蚜虫:全市普查蚜虫轻发生,但在前期未防治果园蚜虫为250头/百叶,有蚜叶率5%。

桃蛀螟:性诱剂监测成虫于5月6日始见,虫量偏少,高峰期不明显。至5月18日金山、奉贤平均累计虫量11头/诱芯。

炭疽病和褐腐病:目前田间极少发生。

二、防治意见

1、防治时间和对象:5月21~28日。各地根据桃树品种和田间情况确定防治时间。防治对象:梨小食心虫、细菌性穿孔病和真菌性病害为主,兼治桃蛀螟。绿盲蝽危害梢率大于5%或危害果率大于2%的果园需对绿盲蝽进行防治。

2、防治药剂:

梨小食心虫:16000IU/毫克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稀释200倍兑水均匀喷雾。

绿盲蝽、蚜虫:35%噻虫·吡蚜酮水分散粒剂3500~45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000~5000倍液,或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5000~10000倍液。

细菌性穿孔病:20%春雷霉素水分散粒剂2000~3000倍液,或40%噻唑锌悬浮剂600~1000倍液,或20%噻菌铜悬浮剂(绿色认证果园不可用)300~700倍液均匀喷雾。

炭疽病、白粉病等:24%腈苯唑悬浮剂2500~3200倍液,或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1000~2000倍液,或325克/升苯甲·嘧菌酯悬浮剂1500~2000倍液。

三、注意事项

1、防治梨小食心虫采用苏云金杆菌应与防治细菌性病害药剂间隔3天以上使用。

2、早晚喷药,避免高温施药,做好个人防护工作,以免中毒;同时要避开阵雨、雷电。

3、有生草栽培或周边有蔬菜园的桃园应重视绿盲蝽防治,及时刈割生草。

4、做好疏果工作,降低绿盲蝽、桃蛀螟等幼果的危害率。

5、田间见梨小食心虫幼虫蛀梢为害后,在枯萎处下方2~3公分处剪掉,将虫梢带出果园进行深埋处理,减少下一代基数。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