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2025年上海市“虫口夺粮”保丰收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区农业农村委,市有关单位:

  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根据农业农村部《2025年“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方案》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充分发挥植物保护在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推进种植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作用,我委组织开展“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现将方案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5年3月20日

  2025年上海市“虫口夺粮”保丰收实施方案

  为科学有效防控农作物病虫灾害,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扎实推进农药科学施用增效,按照农业农村部《2025年“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方案》(农办农〔2025〕4号)部署要求,结合本市重要农作物生产实际和病虫害发生特点,特制定本方案。

  一、趋势分析

  根据分析,预计2025年全市水稻病虫害总体发生趋势为偏重发生,麦类病虫害中等至偏重发生,蔬菜病虫害偏重发生。

  水稻病虫害预计发生面积1675万亩次,以水稻“两迁”害虫、螟虫、纹枯病、恶苗病、稻瘟病为主。其中,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偏重发生;二化螟中等至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大螟偏轻至中等发生。水稻纹枯病、稻瘟病中等至偏重发生;稻曲病、恶苗病偏轻至中等发生。稻田杂草和杂草稻大发生。福寿螺在沿河、沿沟渠附近区域偏重发生。

  麦类病虫害预计发生面积72万亩次,以赤霉病、白粉病、麦蚜、黏虫为主。其中,小麦赤霉病偏重发生;小麦白粉病中等发生。蚜虫苗期轻发生,穗期偏轻至中等发生;一代黏虫偏轻发生。

  蔬菜病虫害预计发生面积290万亩次。其中,小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烟粉虱、黄曲条跳甲、蚜虫、蓟马、黄瓜霜霉病、番茄灰霉病、病毒病、黄瓜白粉病、十字花科根肿病等病虫害中等偏重发生;美洲斑潜蝇、豆荚螟、菜青虫、韭蛆、豇豆锈病、豇豆白粉病等病虫害中等发生。

  二、防控目标

  以保产、提升单产为首要目标,突出主要作物和重大病虫,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信息化为动力,加强病虫害监测预警与科学防控指导,大力推进病虫害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发展,实施科学用药增效行动,强化重点地区、重点对象植物检疫监管,全力实现“虫口夺粮”保丰收,切实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

  通过实施“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全市水稻重大病虫害处置率达到95%以上,杂草和杂草稻处置率达到90%,蔬菜病虫害处置率达到90%以上。全市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68%以上,粮食作物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70%以上。病虫害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科学防病治虫和安全用药水平不断提升。

  三、技术路线

  突出重大病虫,立足抓早治小、关口前移,落实“一虫一策、一病一方”。

  (一)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稻飞虱以褐飞虱为重点,做好“压前控后”,减少虫源迁出和本地辗转危害,严防穗期突发成灾。稻纵卷叶螟严格达标防治、重点保护“上三叶”(功能叶)。二化螟因地制宜采取深水灭蛹、性诱迷向、放蜂治螟等绿色防控措施,卵孵盛期和低龄幼虫期科学用药。稻瘟病密切监控感病品种动态,重点抓破口抽穗期用药。纹枯病突出抓好水稻分蘖期和拔节期的防控。小麦赤霉病突出抽穗扬花期预防,全面落实“见花打药”措施。小麦白粉病掌握在发病初期及时用药。小麦蚜虫突出穗期达标防治。黏虫掌握在幼虫2-3龄高峰期科学防治。

  (二)蔬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重点做好黄曲条跳甲、蚜虫、烟粉虱、甜菜夜蛾、斜纹夜蛾、蓟马、小菜蛾、根肿病、病毒病、白粉病、霜霉病的监测和防控。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小菜蛾重点采取推广抗虫品种、优化作物布局、培育健康种苗等生态调控措施和灯诱、性诱、食诱等理化诱控措施,以及应用以虫治虫、以菌治虫等生物诱控措施,同时注重科学使用化学农药,并注意农药的安全间隔期。蚜虫、烟粉虱、蓟马重点使用可降解色板进行物理防控,也可根据田间虫量科学释放瓢虫、丽蚜小蜂等生物天敌进行生物防治,合理科学使用化学和生物防治药剂,注意药剂的轮换使用。十字花科根肿病重点采用与非十字花科蔬菜的轮作,注意调节土壤酸碱度,选择农药应根据其使用方法采用土壤消毒、灌根或喷雾等方式精准防控。

  (三)其他重大有害生物防控。稻田杂草和杂草稻的防除采取以农业措施为基础,化学防控措施为重要手段,辅以物理、生态等防治措施的综合治理策略。化学防除全面落实杂草芽前封闭措施,强化科学安全用药指导。福寿螺做好田边沟渠的排淤清理,设置围栏阻截和食诱剂诱杀,作物苗期适期用药。草地贪夜蛾、玉米螟和黏虫重点加强监测,主推性诱、食诱、释放天敌、喷施生物药剂等绿色防控措施,在关键时期科学用药应急控害。

  四、重点工作

  (一)抓紧抓实监测预警。健全监测预警网络,科学布设监测网点,充分发挥全市病虫害监测点的作用,特别要加强56个智能监测点的应用和功能的发挥,提升实时监测和早期预警能力。严格执行重大病虫害日报、周报制度和新发突发虫情当天即报制度,及时、准确掌握重大病虫害发生消长动态。完善专家会商机制,精准研判、科学决策,及时发布预报预警信息。加强病虫害抗药性监测,指导对症选药、轮换用药、适期适量用药。

  (二)科学指导病虫防控。根据各区生产实际,以保产、提升单产为首要任务,突出重点,做好重大病虫害的防控技术方案。分作物、分病虫、分农时大力推行联防联控、协同治理。在重大病虫害突发时,及时组织做好应急防控。重点抓好小麦赤霉病、水稻“两迁”害虫、二化螟、稻田杂草和杂草稻等重大病虫害科学防控指导,实现防病虫、提单产、优品质有机统一。落实属地责任,抓好红火蚁等重大疫情治理,严防传播扩散。

  (三)推进科学用药增效。优化水稻、绿叶菜绿色防控技术模式,推进专业化防治与绿色防控融合。加快番茄、瓜果等作物绿色防控、农药减量增效技术模式集成推广,切实提升防控质量和效益。持续抓好“三棵菜”安全生产,减药控残,降低农药残留污染风险。针对本市防控需求,加强田间试验示范,加大对高效低风险农药和绿色防控产品的筛选力度。加强科学安全用药技术指导和培训,营造科学安全用药良好氛围。

  (四)严格植物检疫监管。以种苗繁育基地、大中型种苗生产经营企业、主要种苗集散地、南繁基地为重点,着力加强农作物种苗生产、调运、销售等全链条检疫监管和联合巡检。扎实做好种子苗木产地检疫,加大跨区调运检疫证书查验和抽样复检力度。发现染疫种苗,强化溯源追踪,依法科学处置。严厉打击无证调运、使用假证、货证不符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国外首次引进和高风险种苗风险分析及隔离检疫。加速植物检疫行政审批电子证照和检疫性有害生物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及推广应用。

  五、保障措施

  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植物检疫条例》《上海市农药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要求,明确各级各部门任务和职责,落实属地防控责任,加强工作统筹,多渠道筹措资金,确保病虫害监测、绿色防控、专业化防治服务相关资金专款专用,并提早做好应急防控物资准备。病虫害大发生时要以保产稳产为首要目标,选择对症药剂及时组织开展防治,确保生产安全。加强对重大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调研指导和跟踪督查,指导农药科学安全使用,规范防治作业行为,强化植保专业技术人员和专业化防治服务人员培训。

  六、工作安排

  (一)及时部署安排。3月制定印发实施方案,科学研判病虫发生趋势,明确目标任务、技术路线和工作要求。3—9月,针对关键作物、病虫发生关键时期召开监测技术、防控试验相关现场会、视频会,组织开展防控工作。

  (二)准确预测预报。3—5月对小麦重大病虫、4—9月对草地贪夜蛾等玉米重大病虫、5—9月对水稻重大病虫、全年对蔬菜病虫发生动态做好趋势分析和预测预报,及时掌握发生动态。7月上中旬、8月上旬和下旬,分别开展水稻分蘖盛期、孕穗拔节期和穗期重大病虫发生趋势会商,组织专家科学分析病虫发生形势,准确发布预报预警信息。

  (三)加强监督指导。加强工作统筹,采取日常联系和关键时期实地指导相结合形式,3—10月组派工作组深入田间地头、防控一线开展监督与指导,确保病虫害防控和农药安全使用技术落到实处,有效控制重大病虫害危害。

政策性文件留言咨询

(注:1.只接收对该政策性文件的相关咨询;2.留言时请注明政策性文件名称)

全部评论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