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掇刀高标准改造1600亩农田
产生日期:2025-07-25 13:55 来源: 湖北日报
朱庙村位于荆门市掇刀区麻城镇东南角,有近7000亩水田。村东部的地块,位于漳河水库三干渠灌溉网的最末端。每年插秧时节,村民陈平都要望着缺水的田发愁,“大家都眼巴巴地盼着及时雨。”
朱庙村村支书毛志峰说,更让人头疼的是,村东部这片近700块巴掌大的小田,就像打碎的镜子,每次放水都有一场激烈的“抢水战”。
2024年秋收后,区农业农村局实地考察后,决定在朱庙村实行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村民大会上,大家一致同意。去年底,在挖掘机的轰鸣声中,农田改造拉开了序幕。
“就像拼积木一样,我们把1600亩零碎的田块进行规整,97口堰塘清淤,还新修4座泵站,改建一座泵站。”施工负责人苏杭介绍。改造包括田块整治、地力提升、灌溉与排水升级、田间道路修建等,完成后,形成479块大田的崭新版图。同时,还修建配套矩形渠7500米,机耕道21公里。
从高处俯瞰,7500米水渠精确切割田野,将零散田块重组成标准化网格。
区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股负责人李明介绍:“与常用的U形渠不同,这次采用的矩形渠,是钢筋混凝土整体浇筑,接缝处理更严密,就像给渠道穿上了‘防水衣’,实现了零渗漏。”矩形渠垂直的侧壁设计,能扛住收割机等大型农机的挤压,不易变形,还能节省15%—20%的耕地面积,同时提高水流速度。新修泵站后,村民们可以利用矩形渠,将丰水期的盈余水导入自家堰塘,实现错峰蓄水。从成本上来计算,每亩田的灌溉成本能降低15—20元。
望着矩形渠内流动的清水,陈平笑着说:“乡亲们再也不为抢水吵架了。”让他开心的还不止这些,有了宽敞的机耕道和大块高标准农田,插秧机、收割机用起来更方便了。“再也不用弯腰驼背在地里忙了。”陈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