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西瓜叫响大江南北
产生日期:2025-07-22 09:39 来源: 东方城乡报
□记者 刘晴晓 曹佳慧
夏日炎炎,申城西瓜上市,“吃瓜群众”又能一饱口福了。
早上7点,位于浦东新区惠南镇的上海南汇瓜果有限公司的瓜棚里,一派繁忙景象。“挂有红色标牌的西瓜,授粉时间早一点,今天就可以摘了。”负责人朱春荣带着几名员工在瓜田里穿梭,一边查看瓜藤上的标识,一边仔细检查西瓜的生长情况。
“成熟的瓜,我们装箱销售之前还会再仔细挑选一下,看看个头是否均匀、外表有没有裂纹、成熟度够不够。”朱春荣说,“怎么仔细都不为过,‘南汇8424’不仅是浦东农业品牌代表,更是我们上海特色农产品的‘名片’。”
正宗“南汇8424”
很“讲究”
“南汇8424”西瓜是1984年吴明珠教授培育出的品系为24号的西瓜良种,因是早熟品种,故名“早佳8424西瓜。”良好的种源,结合浦东南部地区紧靠东海之滨的独特地理和气候优势,让“早佳8424”一举成为浦东南部西瓜生产当家品种,并成功注册“南汇8424”西瓜地理标志集体商标,获得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称号。
如今,这串数字也逐渐成为上海市民关于夏天的“甜蜜记忆”。“今年气温偏低,上市期比往年晚,4月底就有很多老顾客在微信上咨询我们,头茬瓜什么时候有。”朱春荣说。
为什么“南汇8424”西瓜拥趸众多?品种好、品质高、品牌响,是其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朱春荣坦言,正宗的“南汇8424”很“讲究”,品牌西瓜质量又很有保障。
“就拿种西瓜的土地来说,我们第一年种瓜了,第二年就要‘养地’。”朱春荣介绍道,“南汇8424”西瓜种植实行严格的“稻瓜轮作”模式,即每一块西瓜地前期都需要种植至少5年的水稻,才可以种一年西瓜。“今年,为了达到种植‘南汇8424’西瓜的土地标准,我们也花了很大功夫,用有机肥‘养地’。”
土壤关把好了,抓稳品种“芯”,也是获得好“丰”景的关键。据了解,“南汇8424”西瓜的育苗由区农技中心统一负责,通常在上一年的11月、12月就开始育苗。“1月,我们就会把苗拿回来,种到事先准备好的温室大棚里。”朱春荣说,“在田间管理方面,也配有严格规范的生产操作标准。”
2012年,在原浦东新区农委的指导和浦东新区农协会的牵头下,12家种植经验丰富、市场基础厚实的瓜果合作社联手组建了“南汇8424”西瓜品牌合作联社,引入优良种源、推广工厂化育苗,并实行生产管理的“六个统一”,即统一技术、统一标准、统一质量、统一商标、统一包装标识、统一零售指导。同时,为保证“六个统一”的落地,浦东农协会成立了品牌专业委员会,由数名专家从产前、产中、产后全流程跟踪和监督农产品的全产业链经营。
值得一提的是,在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支持下,为浦东品牌瓜果分别量身定制了《质量标准》《生产技术操作规范》和《包装标识规范》三个上海市团体标准,成为各成员单位生产管理的刚性规范,为浦东品牌瓜果的“绿色、安全”品质提供了制度保障。据了解,今年,浦东新区品牌合作联社已扩展至37家成员单位。不仅如此,为了进一步扩大上海品牌西瓜在市场上的影响力,上海市西瓜甜瓜产业技术体系团队通过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的方式,打造极富个性、易于识别的品牌西瓜形象。同时,通过组合宣传扩大品牌知名度,线上进行各种推文报道、新闻媒体传播等;线下举办各类西瓜活动、宣传品牌文化节等,进而引发消费者和品牌化产品之间的互动,强化消费者记忆和品牌印象,吸引消费者对于品牌西瓜的关注。
“我们从2017年起,便逐步构建了多元化的西瓜销售渠道,以便于市民能够便捷地购买到品质优良的品牌西瓜。”据介绍,起初,上海品牌西瓜与天天果园、易果生鲜、顺丰优选、众美联商城、嘿客等5家平台建立了合作关系。随后,在2018至2019年期间,销售渠道数量扩展至15家,新加入了包括盒马鲜生、清美品尝生活生鲜馆、麦德龙、浦东机场T1候机楼等点位,再到近几年,新增了大润发优鲜、上海农展集团、一号店、苏宁易购、美团买菜、京东等合作伙伴,形成了一个覆盖线上线下的广泛销售网络。“这些渠道的拓展不仅提升了西瓜甜瓜的市场竞争力,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便利和选择。”上海市西瓜甜瓜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综合试验站相关负责人表示,农业品牌,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鲜活注脚,也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实施“区域公用品牌”计划、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加强市场推介营销……在农业品牌化推进过程中,“南汇8424”也在持续发力,通过制定一系列举措计划,深化品牌效应。在2024年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南汇8424”西瓜品牌价值达到6.07亿元。
瓜界顶流“小皇冠”西瓜
一路进阶
品牌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驱动力。
打造一个品牌、发展一方产业、富裕一方百姓。金山“小皇冠”西瓜是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培育的优质成果,经过近二十年的精心培育。目前,“小皇冠”西瓜已成为金山的“四大名瓜”之一,也是金山瓜农增收的重要品种。
“小皇冠”西瓜由市农科院育种专家陆世钧育成,自2002年开始在金山试种,历经20多年本土化培育,形成了独特的品质标识。
“小皇冠”西瓜外形颇具辨识度,略呈椭圆形的果实上,墨绿色花纹如同大自然精心绘制的抽象图案,纹理清晰且富有层次感,仿佛在诉说着阳光雨露的滋养故事。轻轻切开,内里鲜黄的瓜瓤色泽明艳动人。品尝一口,独有的鲜甜瞬间在舌尖绽放。与普通西瓜相比,“小皇冠”西瓜糖度梯度极小,从瓜心到瓜皮,每一口都能感受到均匀且浓郁的甜蜜。少纤维的特质,让果肉入口即化,细腻如沙,伴随着丰富的汁水在口中四溢,每咀嚼一下,都能感受到鲜嫩爽口的极致体验。浓郁醇厚的瓜香萦绕齿间,久久不散,让人回味无穷。
在种植与收获的时间把控上,金山“小皇冠”西瓜也有着精准的“生物钟”。“小皇冠”西瓜的适宜播期在1月中下旬至2月上旬,经过数月的精心培育,上市期通常在每年的5月上中旬至6月上旬,赶在炎炎夏日来临之际成熟上市,满足消费者对西甜瓜的需求。
这口瓜里还藏着金山农业的“成长故事”。“小皇冠”西瓜是金山区与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长期合作、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区深入共建的重要成果之一,是金山聚力种源农业产业化、品牌农业个性化发展的典型代表。在市农科院的技术支持和金山区农业农村委的指导下,“金山小皇冠”西瓜产业蓬勃发展,从2005年示范种植50亩,发展到今天的接近1500亩,已占金山西瓜种植面积的一半。
历经20年种植探索,金山区也涌现出一批绿色优质的“小皇冠”西瓜生产基地。为了促进产业更好发展,29家种植基地在2023年组建成立金山“小皇冠”西瓜产业化联合体,更好发挥“品牌引领、技术引领、销售带动、发展带动”的作用,实现对产业有组织、有计划的发展和提升。据悉,联合体根据产业特点,探索推进统一供种、统一育苗、统一技术标准、统一质量、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价格、统一销售等八个方面工作重点,辐射29家“小皇冠”西瓜生产基地,带动全区“小皇冠”西瓜种植产业提档升级。
尽管“小皇冠”西瓜品质出众,但由于气候原因,前有低温、后有梅雨,赏味期限只有短短一个月,错过就要等一年。这两年,金山积极探索“小皇冠”西瓜的异地种植。“种子出去、西瓜回来”,在宁夏、云南、海南和江苏等传统的西瓜种植区试种,将“小皇冠”上市期往前移、往后延,力争覆盖一整个夏天。
不过,“远嫁”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小皇冠”西瓜产业化联合体负责人王子有表示,“小皇冠”西瓜的种植是典型的精细化管理,与各地的种植方式并不相同,为了保障管理措施的精准到位,今年金山派出一批种瓜专家驻守宁夏,全程跟踪“小皇冠”的异地生长。而在江苏东台,“小皇冠”的异地种植试验已经进行了5年,终于收获了令人满意的成果。“东台种植的‘小皇冠’西瓜口感、品质不输金山本地,提前半个月上市,正好为本地的‘小皇冠’西瓜的集中上市做了预热。”
近年来,随着金山“小皇冠”西瓜的声名远扬,市场需求日益增长,一些不良现象也悄然滋生。个别农户受利益驱使,上演“狸猫换太子”的戏码,市场上甚至出现以假乱真的假冒产品,严重损害了金山“小皇冠”西瓜的品牌形象与消费者权益。
为保护“小皇冠”西瓜的品牌生命力,打击假冒伪劣产品,金山区多管齐下。金山区农业农村委加强对“小皇冠”种子的全流程管理,从制种基地建设,到供种管理与监督,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控,并建立种植户监督考核淘汰机制,确保源头种子纯正。
在销售端,统一销售包装与品牌标识,从纸箱制作厂入手,增加防伪标识,“今年我们设计了新的纸箱,并进行编号,把控印刷源头,让纸箱也实现了溯源。”工作人员表示,今年,“小皇冠”西瓜产业化联合体继续在每一个瓜都贴上“溯源码”和“承诺达标合格证”,通过扫码就可以知道西瓜“在哪块田里长大、哪天喝的水、施的什么肥”,带动全区“小皇冠”西瓜种植产业整体提档升级。
上“链”定心
指尖轻点一键溯源
扫描金山“小皇冠”瓜身上的二维码,手机屏幕上便显示出产品信息、绿色认证、溯源主体、安全监管、种源信息、生产档案等内容……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农产品溯源”也纳入了“区块链+政务级公共服务”重点应用场景。2024年,浦东新区积极谋划,率先将拳头农产品“南汇8424”西瓜作为上链试点产品,成为上海市“申农链”首批上链农产品。
“2024年,头茬‘南汇8424’上市,‘申农链’也被激活使用。”据市大数据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申农链”是市农业农村委在市大数据中心支持下,基于区块链技术,聚焦上海本地种植的高端、精品、品牌的农产品,打造的一个“区块链+地产优质农产品溯源”重要应用场景(简称“申农链”)。主要作用是方便市民有效地鉴别高品质、高价值农产品真伪,进一步提升本市郊区优质、精品农产品的品牌认同度和感受度,助力上海的乡村振兴建设。
据了解,“申农链”可以将优质农产品从种源、生产、加工、监管、检验、认证、保险等全流程核心数据存储在区块链系统中,构建上海优质农产品的可信溯源体系。同时,“申农链”首次基于“随申码”赋码能力,为每个“南汇8424”西瓜、金山“小皇冠”单独赋码,实现了“一瓜一码”,避免以前发生过的“随意贴码”和“一码复用”等销售乱象,实现一“链”定心。
炎炎夏日,鸟叫蝉鸣,瓜熟蒂落。伴随着申城西瓜的火热销售,溯源信息变得“指尖可读”,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也愈发可感。“全链条数字化改造让我们基地的每颗‘南汇8424’西瓜、金山‘小皇冠’都有了‘身份证’。”上海市西瓜甜瓜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综合试验站相关负责人说,加“数”进村的方式,不仅加深了供需双方的沟通,更促进了农产品尤其是品牌农产品销售,更好满足城市居民生活需求。
如今,在“数字”时代浪潮下,信息技术赋能乡村经济发展效应日益凸显。通过区块链技术溯源,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不仅提高了农产品信息的透明度,也确保了上海地产优质农产品的品牌价值。